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930篇
社会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余华的真实观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精神真实。即认为真实性没有客观标准,更不依赖于日常经验,只存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它以个体心灵的主观感知为唯一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荒诞、夸张、宿命等。其实现手段有仿梦、幻觉、精神病态等。余华的精神真实观不仅是其"先锋文学"的重要标志,也为作家表现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92.
生态精神不仅包含了以人类为中心的人文精神,更超越了狭隘的人文精神,它是深化了的人文精神;大学英语教学在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进行正确的文化引导之外,还应起着陶冶学生精神素养的作用.用生态精神引领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生态卫士——具有“生态理性”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9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不停歇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意识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重要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并积累下丰富的经验,执政能力能够不断地得到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些精神品质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也必将引领我党带领全体华夏儿女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民族化、现代化则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实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95.
体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的认识路线,也是教育活动中固有的认识现象。近现代理性的权威、体悟自身学理的模糊使教育之"道"几乎成为传统教育理论研究的禁区。辨析体悟的学理,品味教育理论及其实践智慧,考察体悟教育现象,感悟意义与精神世界,是内在教育品质对教育研究必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科学命题。如果把“大众化”的理解仅仅限定在理论宣传的层面上,仅仅归结为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那么,这种对“大众化”的态度是片面的和肤浅的。从理性、科学解读的角度看,“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指导的内在要求。因此,从理论根基、精神实质和问题意识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对于全面、科学地把握“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的深刻内涵,确保“大众化”实践的路向正确、收获善果,是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7.
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作为孔子一生事业之象征,《春秋经》产生于华夏古典文明第一次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从体例与形式、取材与内容、大义与微言等方面观照,这部以编年史形式出现的儒学经典,与现代学科系统中的文化史,有诸多相通之处。《春秋》一书于后世之历史影响,是这部经典之作精神文化价值的深切体现。文化史视野中的《春秋经》的现代诠释,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史的撰写,亦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8.
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幻想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主题进行解读,揭露了美国上世纪20年代人们精神生活的萎靡和颓废。如同本杰明倒行的生命一样,情感、荣誉和梦想等表面上美好的事物最后也都走向了相反的一面。假象背后揭示的正是人们被掩盖的精神危机和灾难。  相似文献   
199.
伯纳德·马拉默德在其代表作《基辅怨》中把主人公雅柯夫的受难与整个犹太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以犹太民族的受难来反映整个世界的命运,从而深刻地体现了其"人人都是犹太人"的创作思想。本文拟对作者创作思想的形成,主人公雅柯夫的精神转变过程,以及文本中的几位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探究马拉默德"人人都是犹太人"这一创作思想的内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0.
鲁迅的生命历程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整体轨迹,富含着复杂的心灵密码.舍弃中小城镇而选择大城市,摒弃传统城镇而选择现代都市,可谓鲁迅城市之行中的内在逻辑,其心态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鲁迅的城乡之途实质上是一条生命跋涉和文化选择之路.鲁迅恰以走向城市为契机,以“新颢气”的现代文化精神为指针,永恒不懈地选择、探索,从而克服“脑力顿锢”的委顿心态,摒弃“村人”、“木偶人”、“人如机器”的角色,寻求“活”的生命状态,蜕变为现代社会充满“活”力的“捣乱”者,实现思想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