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57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605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Australia, wellbeing has been used as an assessment of how young people are doing by health researchers, youth researchers and psychologists. The concept ‚wellbeing’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to young people in their late teens and early twenties with little discussion of young people’s perspectives. Using quantitative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s well a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o allow young people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wellbeing,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levels and meanings of wellbeing among 91 young people (aged 16–24) from a rural center in south-east Australia. Key components of wellbeing for young people were found to includ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and personal issues while family and ‚pressure’ impacted wellbeing. For most young people, wellbeing was multidimensional, holistic and centred around their own liv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Deiner et al.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was an appropriate measure of young people’s wellbeing but that health, sociology of youth and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all contribute to young people’s perspectives of wellbeing and ne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a more holistic measure of SWB for young people.  相似文献   
992.
西方传统的思想家们力图通过“是者之所是”来把握“在者之在” ,成就了主体哲学和现代科学技术 ;而中国传统的思想家们则从“生生不息”的宇宙大生命中去领会“在者之在” ,成就了以“自然”为最高原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元化的认知结构与主奴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是相伴而生的。因而 ,克服西方传统的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就必然会彰显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真谛和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当代的诗歌写作者,在确立自己的诗人形象时,有着与前辈诗人不同的设计。作为有代表性的当代诗人,萧开愚以"限度意识"、"中年写作"等诗学命题,纠正和丰富了支配着"朦胧诗"写作范式的"文化英雄主体"、"对抗式主体",突出了写作主体中的"成年形象",也促使诗歌中的视角和语气做出相应的调整。面对文学史和思想史中遗留下来的一系列异质性的"主体"形象,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综合意识"。在早期的写作中,这种意识体现为对"分裂感"的模仿,即允许并主动承受不同的主体在自我内部发生争吵和冲突。而新世纪以来,他对早期的"综合"和"多"的目的进行了反思,"多"需要在综合后达到"一",根据这个"一",主体主动表现出较稳定的意识、认识和判断的方向,而这又是他所提出的建立成熟的主观个体所必经的一步。并且,在"主观个体"的建立上,他的论述涉及的不仅是写作主体和艺术家创作主体,而且试图波及所有想要建立内在完整结构、具备足够理解力、批评力和谅解力的个体,艺术家和写作者则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对此具有更热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994.
柏拉图关于"美是什么"的追问,至今尚无结论。其实对这种形而上的追问,是不可能会有什么客观的科学结论的。"美的事物"与"事物的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的"美"是形容词性的,后者的"美"是名词性的;前者是社会科学,后者是自然科学。美学真正要研究的,应该是"美的事物",而不是"事物的美";应该是美的原因,而不是美的本质。美的原因就是客体事物对主体内在需要的满足。这其中的"需要",不能仅仅是精神上的,还应该包括物质上的。客体或审美客体,对主体或审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其对主体的美的程度就越高。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量表调查法,用自编置业顾问工作体验问卷,调查了北京地区置业顾问幸福感与自尊和工作体验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置业顾问的总体幸福感呈中等水平,在性别、学历和工作区域上无显著差异;置业顾问的自尊水平较高,在工作区域上差异显著;置业顾问的工作体验包括文化精神体验、物质保障体验和环境转换经历三个维度,物质保障体验维度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在环境转换经历维度上,性别和学历上均有显著差异;置业顾问的总体幸福感、自尊和工作体验两两显著相关;自尊和文化精神体验对总体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与关系相对存在的个体内在体验,并不能简单由外在环境所致,它总是产生于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中的某些缺陷。孤独有性格孤独与状态孤独的差别。对孤独特性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体验到不同的感受,从承受孤独到享受孤独、追求孤独,进而认识到孤独与交往是人性的两种不同需求的反映,孤独是对交往需求的反映,是对交往过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997.
王维“闲”“空”意趣的禅学再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绍良 《文史哲》2002,1(3):98-102
追求“闲”、“空”之趣是中国传统自然诗的一般特征,陶渊明和王维是典范作家。但由于王维深受禅宗义理的影响,其“闲”、“空”之趣的生成方式较陶渊明还是有所不同。其一,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审美观照方面,王维突玻了陶渊明“非A即B”的模式,形成了一种由“非A非B”到“即A即B”的模式。其二,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王维诗歌也一改陶诗的“去俗”之趣,以“合俗”的姿态来对待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而表达一种“不言言”、“不物物”的真意。  相似文献   
998.
胡风生平简要。胡风对两种文学倾向不满。一种是对周作人和林语堂的脱离现实的“兴趣主义”和“性灵主义”不满,认为这是与时代精神向背离的;一种是对“左联”内部的从前苏联引进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以及其后在“左联”作家队伍中所产生的“主观公式主义”、“客观主义”不满,认为这是违背“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他在这既反右又反“左”的斗争中,从自己和同行的创作中,领悟并创构了一个理论,这就是后来给他带来无穷灾难的“主观战斗精神”论。从文学创作的认识论的层面看,胡风的“主观精神”论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创作美学。从作家人格论的层面看,胡风在他的文学理论生涯中,所追求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人格塑造有关。其价值取向是为了追求高度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999.
温潘亚 《唐都学刊》2003,19(2):72-75
文学史观由文学和历史两种观念构成 ,在撰史的过程中首先应强调文学史家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来观照和把握文学史现象 ,以文学的观念来贯穿史的观念。这种特殊素质主要包括 :强烈的主体精神 ,文学现象完全属于人的存在 ,背后具有主体的一切属性 ,文学史研究就是在体悟、直觉、反思中完成对创作主体和研究主体相关联的文学事实的认识的 ;收敛与发散两种思维模式兼具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 ,文学史家的主体思维都是不健全的 ;树立文学史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个性标识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左际平 《社会》2005,6(1):182-209
毛泽东时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实践在中外学术界引起很大争 议。一方面人们看到共产党运用法律、行政和舆论手段以确保妇女与 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大大缩小了妇女在婚姻、就业和受教育程 度等方面与男子的差距;另一方面也指出上述方面持续存在的种种不 平等以及平等措施后面隐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1令学者困惑的是,20 世纪50年代,男女在婚姻、就业和受教育程度等差距最大,但是中国妇 女,尤其是城市妇女对妇女解放的认同感却最强(Croll,1995;Rof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