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新者的心理契约对其在组织中的创新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对心理契约违背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还缺乏深入的探究。论文从消极认知的视角出发,以社会交换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心理契约违背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路径,重点分析了自我实现破坏的中介作用以及职场排斥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契约违背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直接作用不显著;(2)自我实现破坏分别在交易契约违背、发展契约违背、关系契约违背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职场排斥在自我实现破坏与商业模式创新间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4)职场排斥在心理契约违背、自我实现破坏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2.
组织心理契约违背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组织心理契约违背与管理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对512位组织管理者进行定量研究和结构方差验证,结论如下:1.组织对管理者的心理契约由三维结构构成,分别是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管理型心理契约,其中管理型心理契约是组织与一般员工之间所不具备的心理契约形式,体现了组织与管理者之间的一种特异关系;2.组织的管理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管理者退出和忽略行为增加,组织忠诚和呼吁行为减少;组织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管理者退出行为增加和呼吁行为减少;组织的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导致管理者忽略行为减少.3.管理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是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两种心理契约形式,而对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3.
行业自律是政府“强监管”背景下P2P网贷平台违规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揭示行业自律机制下网贷市场主体间行为策略关系及其动态演化机理,建立了包括自律监管平台、网贷平台和平台客户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路径及其联动作用规律,并结合数值仿真讨论不同约束情景下模型系统演化均衡状态及关键因素影响。结果表明:网贷平台合规运营意愿会随激励水平、形象效应、客户流失量、行业危机风险的上升而增强。若网贷平台拥有较完善运营机制、较好口碑形象或较大客户规模,其更易实现基于市场途径的自我规制。违规惩罚力度、形象效应收益及平台客户规制策略敏感性会直接影响网贷平台合规运营趋势。结合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大对违规平台的惩罚力度,强化平台信息披露与品牌形象建设,引导借贷双方理性选择入驻平台等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4.
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提供一个抗辩机制,是著作权限制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协调作者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抗辩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的失效和诉讼时效过期等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5.
高等学校对学生违纪处分之正当程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违纪处分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专门的学生违纪处分主体、不告知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等,导致近几年来出现许多学生告学校的案例.采用分析的方法提出,为了减少纠纷的发生,应当完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学生违纪处分的程序,比如建立事先通知程序、在审理程序中举行听证、规范送达和告知程序等.  相似文献   
46.
犯罪本质一元论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唯一本质特征,把应受刑罚惩罚性看做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当然结果,不仅使得犯罪三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矛盾,而且不能科学地解释犯罪与犯罪构成、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重新认识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含义,把应受刑罚惩罚性作为犯罪的主观特征,把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客观特征,即犯罪本质二元论,不仅使犯罪三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而且能科学地解释犯罪、犯罪构成、刑罚等诸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肖敏 《兰州学刊》2009,(12):128-130,109
主观恶性说有着悠久历史,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义务侵害说、规范违反说及道德危害说等具体学说。主观恶性说的合理之处在于指出行为人主观上时法律的否定态度,而其疵瑕之处则是只强调对法律的遵守而轻忽法律的合理内涵,易造成恶法亦法,从而导致立法者暴政,故为维护公民基本人权,重构主观恶性说可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8.
探讨“归化”与“异化”二论对文化信息处理的态度及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可译度问题 ,提出了译者对原作在文化内容方面的最大保真度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49.
资产评估在中国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不成熟,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由此导致了评估过程中违规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从阐述资产评估违规操作的可能性入手,对违规操作的原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了解决资产评估违规操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以往主题结构研究主要关注主题表现,其述题特征以及认知情境因素的制约作用没有受到重视,不同主题结构的标记性以及跨语言异同尚无一致认识.运用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观,结合认知类型学的标记性分析思路,提出主题结构考察的典型特征束思路,在结构、话语和认知层面分别提取主题和述题的典型特征加以比较,为主题结构的标记性考察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