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154篇
丛书文集   221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1764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1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的选择、税率的设计以及征收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的缺陷,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变税制模式、重新设计税率、调整减免税项目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等改革设想,为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2.
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不是在于基尼系数所表达的分配结果不均,而是在于机会不平等的过程中产生的分配不公。能否处理好不同范畴的收入分配问题,特别是因滥用公共权力引起的社会分配不公,则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需要通过改革有效调整已经形成的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使之能够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演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3.
转变政府职能与缓解收入分配失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是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缺陷两个方面的因素。无论从哪方面看。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缺位和错位,是导致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收入分配失衡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即通过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加快税制改革和财政支出改革等多种渠道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中不同层面的调解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4.
以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组织开展的CHIP(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在2014年进行的入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在ELES(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比较分析了城镇、农村和流动人口三类家庭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并针对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对优化流动人口家庭消费结构、改革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李峰  尹自林 《阴山学刊》2007,21(1):23-25
传统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存在缺乏动态特性及与我国现实状况脱节等缺点、本文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动态教育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并揭示出其在教育投资决策中的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通货膨胀使个人实际收入向政府转移,变相地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而实行税收指数化直接有助于减轻纳税人的税负,有助于实现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我国当前实行个税指数化非常必要。个人所得税指数化的立法中应注意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指数化应以自动调整措施为主,并结合考量指数化标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税收缴纳额所作的税收安排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税收安排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认同 ,在我国也应具有合理性。企业所得税的交纳额取决于税率、收入总额和法定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折旧额是法定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组成部分 ,在假设企业的收入总额和其它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已定的情况下 ,税收安排就是调整折旧额。调整折旧额的主要方法是改变折旧主体或折旧额的时间分布 ,现代租赁为此提供了灵活的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8.
The Bayes estimators of the Gini index, the mean incom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living below a prescribed income level a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ensored income data from a pareto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said estimators are obtained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a two-parameter exponential prior distribution and the usual squared error loss function. This work is also extended to the case when the income data are grouped and the exact incomes for the individuals in the population are not available. The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hyperparameters is also outlined. Finally, the results are generalized for the doubly truncated gamma prior distribution. Now deceased.  相似文献   
1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应当以劳动的价值为基础,应当通过竞争过程形成.这样才算揭示了社会主义工资的特殊本质,才算说明了社会主义工资是"和谐工资",进而才能说明和谐社会,相反,用劳动力价值范畴就错解了社会主义工资的本质关系,这样既不能说明"和谐工资",又不能说明和谐社会,反而会诱发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parents’ income on children’s drop-out from school at age 16 using data from the 1970 British Cohort Study (BCS70). Unlike previous papers using the same data set, we use a continuous measure of income derived from the grouped income variable available in the BCS70, we employ instrumental variable techniques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endogeneity of family income and take account of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of income response with respect to a child’s education by jointly modelling the school drop-out decision and response to the family income question. Our estimates show the exogeneity of response to the income question with a child’s education and are in line with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finding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mall negative effect of family income on school drop-out at 16. On the contrary, other non-pecuniary parental effects, such as parental education and social class, turn out to be both significant and of a sizeable magnitude. Early versions of this paper benefited from presenta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the ZEW Summer Workshop 2002 on Human Capital,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2 Conference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2 Conference and comments by Martin Andrews, Lorenzo Cappellari, Charlotte Lauer, Derek Leslie, Jeremy Smith, Mark Stewart,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The BCS70 data were kindly provided by, and us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UK Data Archive (UKDA, University of Essex). Funding from the ESRC is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The usual disclaimer appl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