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148篇
劳动科学   53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82篇
丛书文集   1314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2202篇
社会学   245篇
统计学   97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481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厚崑 《经理人》2021,(1):13-15
中国有着完善的产业结构及海量的产业规模,对于5G在行业的发展,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但是,在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为行业的需求千差万别。华为提出“两步走”:一是从场景中找刚需;二是网络要能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
3.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契合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违反这一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从生产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产业部门,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即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逆库兹涅茨化"问题。梳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中国"逆库兹涅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乡分割与服务业扩张两个理论视角,可以概括分析出引发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风险的潜在原因,以提出防范"逆库兹涅茨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6.
7.
1978~2002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在企业单位数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对该省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导致我国工业粗放型增长并进而导致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在新的发展阶段 ,优化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技术 ,全面更新技术手段和生产设备 ,加快装备工业发展 ,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 ,成为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战略性环节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经济比例过大 ,非公有制经济比例过小是山西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它对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适度压缩国有经济比例 ,是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西南地区的工业现状 ,针对我国加入WTO后有可能给西南地区工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