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9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946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年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根据语料分析发现:"X千万条,Y第一条"结构对称,容易上口;构式中"条"与X、Y搭配灵活,提高了这个构式的适应性,"X千万条,Y第一条"成为一种修辞构式。其含义突破了字面的意思,整个构式语义需要重新解读为"在众多存在的X当中,Y是最重要的",表达的语义重心是后一个分句。说话者通过夸大背景X,而使焦点Y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其认知机制符合人们对世界感知的"图形——背景"心理模式和人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认知语用机制。该构式广泛地被使用于新闻标题、广告、标语等领域,给人警示、建议、提醒等。  相似文献   
2.
3.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满映射f:X→Y诱导的L值Zadeh型函数f:L^X→L^Y和LF拓扑空间(L^X,δ)构造商空间(L^Y,μ);又由f建立X上等价关系-,得出自然投影P:X→X/-,再得用P诱导的L值Zadeh型函数P:L^X→L^X/-和(L^X,δ)构造商空间(L^X/-,μ^*),证明了两商空间同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构块式语法的角度观察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间构块式意义的差异。用磁体构造模型,结合BROWN语料库统计数值,来阐释双及物动词词义类型与两种构块式选用的关联性,以便准确掌握选用两种构块式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过程中 ,格助词是比较难以准确掌握和运用的 ,人们往往习惯从格助词本身去分析其语法功能。从动词词义决定其格助词在句子中的构式的角度看 ,格助词 [と ]表示行为动作的共同主体 ,格助词[に ]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进一步说 [~と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双方共同的行为动作。[~に会う ]所表达的这一 [会う ]的行为动作是单方面的行为动作 ,另一方是这一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催化剂和核心力量。人才是一个国家、一所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兴则国运昌,人才兴则高校强。人才队伍具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功能结构,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高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的过程中,注重观念的创新与演进是核心,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活动方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根本途径,注重德性的养成是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套系统方法用于求解任意导体片位于界面的Chiral分层媒质的谐振频率,衰减因子和电磁场分布。文中的分析是在Fourier变换域的并矢格林函数和矩阵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给出的公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求解Chiral分层媒质问题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性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的永新特征:它不断脱出既有的形貌,日益变得轻盈、灵巧、液化、流变,它的经验结果也更为不确定和难以预料。这造成了现代叙事和想像的“衰败”,也使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走向亢奋。然而,在西方社会学“新三圣”的现代性理论中,激进具象下隐匿的深沉困惑和焦虑表明,这无以挽回旧式现代性的总体颓落之势。与此同时,现代性在中国正面对着一种新生。“社会互构”理论指出了新型现代性的大趋势,即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本的实践选择,正在促使资本从目的性意义向手段性位置回归。这一理论还阐释了,通过多元社会主体的“互构谐变”,推进社会沟通、对话、协商以及论坛和听证的制度化,实现我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共同期待。正是这一来自实践的理路,使理论社会学拥有了一个赢得未来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