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47-151
辛酉政变固然是统治中枢的权力之争,但不同集团之间围绕着治国方略的分歧和争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面对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强硬派集团坚决主战,以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奕訢、桂良、文祥为首的务实派集团力主议和,争取时间,"自图振兴".矛盾激化,奕訢与企图控制皇权的慈禧太后联合发动政变,清除强硬派集团,实际上控制了朝廷大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则成为了地方上最有实力的督抚.务实派开始兴办洋务,演变为洋务派.在将近2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国内和平环境中,洋务派整顿、完善总理衙门机构,遵循近代国际惯例处理外交事务,引进国际法,维护中国正当权益,努力创造和平的环境;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企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西方的"议政院"制度表示赞赏,个别的进而主张在中国仿行.北京政变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奕讠斤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主持了 1 860年的北京议和事务 ,签订了《北京条约》;帮助慈禧太后发动了北京政变 ,掌管总理衙门 ;发起并领导了洋务运动。在近代史的研究中 ,奕讠斤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试从奕讠斤的洋务思想和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对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奕訢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恭亲王之尊倡导“自强”、“洋务”于庙堂之上 ,对清政府“师夷长技”、“采西学”的努力起了促进作用。奕主持开创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质的近代化事业 ,在以西法练兵制器、同文馆及天文算学馆的设立、留学生的派遣以及晚清外交的近代化和外向型商贸体系的初步建立等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睢萌萌 《殷都学刊》2011,32(2):50-54
通过翻译研究英国议会有关历史文献,看到《烟台条约》签订之后,威妥玛和奕訢、左宗棠就鸦片税厘征收问题通过外交照会和信函进行交涉,最终促成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签订,使中国的经济主权又一次受到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源自阿拉伯的棋弈双陆 ,自北朝时传入 ,至唐宋元间盛行中华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再论同文馆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意识形态争论的背后隐藏着社会政治集团的实际利益博弈。1867年的同文馆之争,表面上是要不要实行洋务的思想之争,实际上是朝廷内部主流的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僚阶层为维护自身传统利益而挑起的一场斗争。清政府没有借此机遇调整各政治集团的利益,而是利用慈禧太后的威权,以简单的方式压制了反对派的言论,从而使洋务运动的深入化,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7.
《围棋少女》着力刻画中日战争时期中国少女和日本军官围绕围棋而产生的情感纠葛,围棋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反映出作者巧妙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的创作特点;形成小说“弈”与“艺”的双重境界,达到弈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恭亲王奕訢作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他的洋务思想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思想。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查阅与整理,奕訢的"守家"的思想与他当时所处环境的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了他的洋务思想,直到京师同文馆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标志着他的洋务思想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9.
笑隐大訢以华严“法界事事无碍”观,去充分肯定“世俗技艺,无非佛事”,反映出以艺术为佛事的审美价值取向。他很重视画意中要具有能启迪和牵动读者的力量,特别肯定那种具有如董狐之笔的褒贬作用的作品。他强调绘画在佛教教育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绘画创作的特殊性。绘画能否描绘公案、表现禅机、呈现悟境?大訢明确指出它们是不能“以笔墨形容”的。大訢倡导书法创作活动应遵“佛制”,不能“溺于文艺”。他以人品论书法,指出能从禅门大师书法的“片纸之中”,窥见其人生境界与人格魁力。他主张书家应自辟门径,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家独特的面目,自成一家法。  相似文献   
10.
旨在落实培养“学生—译员计划”的京师同文馆,一般也被视为晚清洋务运动的一部分,有人甚至将其作为洋务派更为宏大的教育改革、政治改革计划的开端。但是,同文馆努力试图在外国语言学校与西方化的近代学院之间、在西学与中学之间保持的平衡,并非从一开始就呈现了出来,也不是所谓的在语言学校的掩护之下来试图对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官制度进行的“改革”,而是有着它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性。探讨同文馆在自我定位和实际处境之间的不断谨慎调整之原因并对其过程进行解读,对于同文馆与晚清“学生—译员计划”的重新认识,乃至对于十九世纪后二十年所发生的中学、西学之争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