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傅宏远 《云梦学刊》2009,30(5):6-11
杨振声1930年代初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长校期间采取了多项有力办学措施,各项办学措施体现了他当时的大学理念,杨振声的办学理念和措施受到了他早期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922年出版的日本小畑薰良翻译的<李白诗集>,是李白诗歌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个人专集,也是中国古诗散体意译风格的一部代表作.全书融翻译和研究、作品与资料为一体,为西方读者比较完整地认识李白及其诗歌提供了一部有分量的文本,它对扩大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产生了积极、持久的影响.冯友兰、杨振声等人对小畑薰良的翻译曾提供过帮助.1926年,闻一多、小畑薰良、徐志摩等人围绕这部<李白诗集>,在<晨报副刊>开展了一场关于翻译问题的讨论,提出的主张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由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参与的这次学术讨论,在中国现代翻译批评史上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3.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杨振声出任校长。作为民国杰出的教育家,杨振声继承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广延名师,培育英才,并撙节开支,增添设备,扩建校舍,不断实践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为青岛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以后国立山东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子凌 《东岳论丛》2019,40(1):86-95
作为民国大学里新文学教育的积极推动者,杨振声对"文学"持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其内在理路非常接近阿尔都塞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这构成了他从事新文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也使其新文学教育的体制化实践遭遇到激烈的对抗。通过杨振声的个案,可以察知民国大学里新文学受众的某种激进面向。  相似文献   
5.
作为有着共同的文学主张和审美追求的文学团体,京派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人的自觉和文学自觉的执著,但在作品风格上却色彩各异,总体创作面貌同中有异。杨振声和废名的早期小说创作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在思想上,两人对人间都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杨振声情感浓烈,爱恨分明,废名则掺杂着佛家思想,显得平和但情感深沉。艺术追求上,杨振声的小说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带有很强的干预现实的目的,擅长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增强悲剧色彩,给读者以心灵的冲击;废名的创作则风格迥异,精雕细刻的语言,弥漫着禅佛思想的艺术氛围的营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都已显示出了诗化小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杨振声是我国早期著名现代作家。早在20年代初,便能自觉地运用弗洛伊德的文艺美学思想和意识流手法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构成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实属创新之举。他的第一篇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磨面的老王》(1921年10月),比被人称道的成功地运用精神分析和意识流手法的小说──郭沫若的《残春》(1922年9月),还早发表1年。遗憾的是,对这位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也可以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降,随着列强侵略的日益加剧,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也开始了由传统迈向现代、由封闭趋向开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留学生作为教育转型的主体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山东的留学教育始于1901年,一批批山东留学生前赴后继,远赴异域他国求取新知,归国后以智力效力于家乡,对山东教育、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山东历经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他们深切地体悟到救亡的根本在于教育,更是积极地寻求爱国救亡与教育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