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移民小说是澳大利亚殖民时期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早期澳洲文学中独特的“流犯小说”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本文作为作者正在撰写中的《大洋洲文学史》的一部分 ,勾勒了该类型小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集中讨论了有关主要作家与主要作品 ,为澳殖民时期的移民小说提供了一个大致而清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英国在1688—1815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一个一般的民族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强国、海上霸主、殖民帝国,究其原因,海军与海权对英国这一阶段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历届政府坚持把赢得制海权作为战略目标,把海权与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英帝国强大、繁荣的重要基石,也是英国在同西班牙、荷兰、法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由于殖民主义500年的扩张历史,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全球无处不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深受其影响,只是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而已。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深刻影响,全球的文化意识虽然在政治层面与过去的殖民主义已无多少直接的关联,但其核心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以新殖民主义的面貌呈现,而新殖民主义的精神内核就是汉学主义理论所探讨的文化无意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世界范围的文化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表现为殖民无意识及其变体。文化无意识是阻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健康交流的无形障碍,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疾病书写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发展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联结人与社会、反映政治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疾病书写的分析,既能了解作者个人的道德批判,又可窥探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梅尔维尔在其早期创作的"波利尼西亚三部曲"中展开了诸多与疾病相关的书写,其中对个体疾病、群体疾病和特殊疾病三类不同疾病的书写分别折射出作家对身份问题、殖民问题和种族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殖民者身份困境的焦虑、对殖民主义反向冲击的担忧,以及对传统种族优越论的保留态度。"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既体现作家的进步性,也反映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国际行为体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其内部,行为体基于一定的权力格局确定彼此之间的基本关系,并有相应的规则来保障这种关系。通常情况下,规则包括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体系内部的关系则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和依附等。在国际关系史上,出现过多种形式的国际体系,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和朝贡体系。这三类国际体系原本都是地区性的国际体系,后来有些向外扩展,有些则保持其地区性。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署,在欧洲确立了  相似文献   
6.
林玉玲的《月白的脸: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家园回忆录》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性格叛逆、与家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华裔马来西亚女性形象。她是为性别歧视而战的假小子,是不愿依附男友成为眷属的负心人,是号召女性同胞不受性别角色羁绊的女性主义斗士;她还是反抗日军、对中国认同的华裔,是对英殖民迫害的华裔共产党的同情者,是怀抱马来西亚民族理想的憧憬者,是美丽新国家梦想的挫败者;她也是英殖民教育的获益者,对自己的成绩自信满满,但是她同情在英殖民教育中受到戕害的儿童,同情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只能做殖民者传声筒的佼佼者;在美国她告别过去的叛逆和格格不入的性格,对克服种族偏见和融入社会做出了种种努力。这部回忆录是林玉玲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抗争和批判英殖民教育的生命书写,展示了她在流散经历中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7.
河内的法国殖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人们每交出一只死老鼠,政府就给他发钱。政府这样做本是想控制鼠灾,但这条法令却导致人们养殖老鼠。1947年,当死海的卷轴被发现时,考古学家们悬赏收集每一张新发现的羊皮纸手稿。结果,为了增加手稿数量,那些羊皮纸被撕碎了。同样的事也发生在19世纪的中国,当悬赏征购恐龙骨时,农民们会将挖出的完好恐龙骨砸碎,再去领赏。  相似文献   
8.
"老板"原型"铑"产生于1000多年前,旧时"老板"有五大含义。建国后"老板"几乎销声匿迹。新时期,"老板"概念发生变化。在高校、党政机关等也出现了使用"老板"的现象,此现象令人担忧,弊多利少,是经济领域对学术、行政领域的"殖民"。"老板"的泛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9):237-244
在西学东渐的进程中,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处于一种特定的以西方文化观念、艺术价值标准、审美评判尺度为主导的文化语境下。这是一种被西方"他者"化的殖民文化心理因素造成的现代艺术理念,它在潜移默化中瓦解着中国艺术家自身的民族艺术自信和艺术审美价值观。为此,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和消除殖民文化心理,将成为中国现代艺术能否健康发展和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科学领域的争论十分激烈,阵线分明,且出现了诸如简单化、意识形态化的对立趋向,进而导致学术界陷入话语失衡的窘境。而由于学术与政治、政策、经济利益等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学术话语的失衡,将导致并加剧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照搬西方的学术体制和学术思想并不能解决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术界在向西天取经的同时,要避免西方社会业已出现的弊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回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