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85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对现行公文写作实践中产生的文种误用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究其原因,提出避免文种误用的措施,试图对提高公文制作质量和公文有效传输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 《领导文萃》2008,(17):141-143
朋友们有一个来自西安的邓先生。他说一个中国学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留学,有一天新来的教授扫视过教室里的各国留学生,独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人的盘问。这位学生艰难地回答了一半显然被误解了的问题,然后说:“另一些伺题不是误解,随着中国的富强将会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3.
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好事,有人则认为是全球的灾难。两种观点几乎没有共识,只有一个例外,即都认为全球化会导致市场份额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事实上,他们都错得离谱了。  相似文献   
4.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5,7(10):155-158
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艺术文本与作者关系的非直接性,对同一审美客体或阐释对象,不同的读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戏剧《牡丹亭》中三位人物对《诗经》卷首的《关雎》的解读,可以总结中国古代大致有三种文学批评方法或阐释模式:“教化”模式、“会意”模式和“断章取义”模式。对此进行分析,对如何做一个现代的理想读者,如何把握文学批评或阐释的规则,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ば」和「なら」两类表现用法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区别比较,进而加深日语学习者对该内容的理解,为其正确使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虚假广告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如何认定虚假广告,是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认定虚假广告的关键在于引人误解的判断。引人误解的判断应该主要从虚假广告的受众、广告受众对虚假广告内涵的理解以及误导的程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适当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以及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在各类出版物中,成语的误用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成语的特性无疑是造成误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从字形误写规律上分析,造成成语误写的原因主要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及字义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及字形相近、读音相同或相近及对成语的错误理解而误写和违反成语的定型性而误写等;分析成语运用上的误用规律,主要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混淆范围、错用对象、近似致误等几种。  相似文献   
9.
敬语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规范地使用敬语是对日语专业的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因为日语的敬语较为复杂,很多学生都觉得敬语的使用很难掌握。一般说来,日本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并不怎么使用敬语。而在各种商务活动的场合,准确、恰当地使用敬语既体现了商务人士良好的职业素养,又表达了对商务伙伴的尊重,有利于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日语商务文书写作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敬语对于写好日语商务文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R.M.黑尔认为道德判断是可普遍化的,它依据于描述意义的可普遍化特性。可普遍化原则在逻辑上是清晰的,但容易导致误解。虽然黑尔的可普遍化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康德,但二者却有着重要的区别,在道德实践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