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中 ,冯友兰借助于逻辑方法和柏拉图主义的新实在论思想对程朱的“理”“气”范畴进行改造性的诠释 ,力图给中国哲学重设一个纯形式的本体论基础 ,但这一努力却造成了冯氏“理”本体中人性道德内涵的缺失 ,以及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缘情”中其“情”含义的阐释 ,历来褒贬纷纭 ,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与诗论开山之祖的“言志说”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实际中揭示其“情”的含义。循着这一思路 ,不难发现“诗缘情”实是一种新的文学观 ,其“情”主要指物感之情 ,一己之情 ,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 ,使文学走向最终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道经”首篇是《老子》全书之总纲,当从“以老证老”、考虑语境、整体把握这三原则出发来考察,方能正确地阐释本章之旨。其中“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形而上的“非常之道”,而“无”和“有”则是老子分别对远古蛮荒与近古物质两个时代的称呼。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塑造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皆大欢喜》中的试金石是剧中的"丑角"。作为职业小丑,其幽默风趣随处可见。同时,他与村姑奥德蕾的感情、与忧郁旅人杰奎斯和牧羊人柯林的交流,展现出其幽默风趣外的另一面。分析试金石与三者之间的对话,总结变色龙般的试金石的独特"丑色",并进一步探索试金石"丑角"身份反映出的文艺复兴时期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5.
何顿的抗日题材长篇小说《来生再见》,其写作的重心不在抗日,而在文革;作家关注的不是历史,而是普通人在极端政治条件下人性的挣扎。生存环境险恶严酷的抗战时期,主人公黄抗日能够应用自己的生存哲学虎口脱身,回到家中安静地生活;但在文革的政治环境下,他却被逼得装疯、吃屎,家破人亡,生活、人格肢解得体无完肤。作品通过这种对比竖起了一座文革无字碑,形成对文革无言的控诉。  相似文献   
6.
陆游把梅花的形象安排在主语位置,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梅花作为施动者,具有一种动态的主动性.使用静态动词或省略动词,营造凝固的画面,突显梅花给人的即时印象.采用倒装句式,破坏词语结合的固定模式,突出梅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鲁迅强调改造国民性,强调立“人”和珍重当下个体生命的价值;而这强调的结果使得他不得不面临黑暗和虚无的深渊,他的思想不由陷入深深的矛盾和冲突之中。然而有着惊人清醒的鲁迅在“真”的导引下,终于完成了其思想的转换,迈向了更为坚实的抗战和抗争。  相似文献   
8.
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形式,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道传入中国的.这种形式是企业实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建立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与使用机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的制度保证.在民生实业公司(以下简称民生公司),卢作孚在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别具特色的企业制度形式,并通过这种制度的成功运作,使公司步入了一条健康、持续、持久的发展道路.本文从民生公司企业制度及其运作两个方面,探讨了它成功的奥秘,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韩立平 《学术探索》2010,(3):134-140
久为学界所忽略的韩元吉,被南宋人视为“一代冠冕”,诗歌多寓山河家国之感,苍郁俊劲、清腴朗润,成就与“中兴四大家”相伯仲。其诗学渊源得叶梦得指授,复影响陆游等中兴诗人,诗风蕲向“腴润”,对南宋诗坛“唐音”之复归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10.
陆游在四川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八年时光,留下了大量描写蜀地生活的作品。本文以陆游描写川菜的诗歌作为切入点,展现宋代川菜的一些特色风味,并分析陆游入蜀后饮食习惯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四川文化资源意义作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