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至19世纪,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新旧交替的时期,其结果形成了价值判断的现代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被当作西方文化的参照系,它既参与了这一新的价值判断模式的形成,又成为这一模式的一个主要判断对象。这一跨文化的互动过程既比较全面地解释了西方价值判断模式转换的原因,也解释了中国文化在西方所遭遇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精神特质的概括,现代就是"理性祛除巫魅"。祛魅作为现代处置神性信仰与公共秩序二元化方略的准确反映,长期以来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反对宗教介入公共生活的现代姿态。其实,这种偏狭的"现代"忽略了信仰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并因此无法完整理解现代生活公私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宗教的复兴运动促使人们在祛魅之外看到由复魅象征着的人类另一种生活模式。由此人们可以认识到宗教之于人心秩序、理性之于社会秩序的高度相关性。宗教的价值就此再获肯定。而掌握世俗权力的人们,也就不再具有以无神论的方式处置有神论问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 《东方论坛》2005,(3):30-34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19世纪出现在西方环境中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成就之一,是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时代的产物,其核心价值自然也体现在无神论中.但是,随着人类文明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或宗教观也理所当然地会与时俱进,吸收其他文明传统在新时代的优秀成果,以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宗教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的论点,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  相似文献   
4.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他通过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神学思想的批判,建立了自己无神论的理论体系.在进行这种批判的过程中,他特别注意考查不同物体同一属性在大小、多少等方面的差异,注意物体的尺度、重量等属性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范围、远近距离变化等因素,以此来揭露批判对象的荒谬,这使他形成了注重量的概念的独特思想方法,使得量的概念成了他建立自己的无神论学说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王充这一思想方法的形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及其学术取向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无神论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西方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西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和作为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人本主义,就其萌发的历史和演进而言,都和无神论的发展演进密切相关.无神论在与有神论的斗争中推动了不同时期主导价值观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哲学基础.在此过程中,无神论者坚持以人为本,既关注本体追寻,又着眼于社会现实,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探寻有神论的阶级本质,将无神论与国家意识形态相结合,坚持刚性制度建设与柔性理论宣传相统一,努力探索强制力与渗透力并举的现实途径,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最高形态,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城乡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社会制度设计的不健全和不合理性、物质精神文明发展非协调性、宣传教育工作的断层性和低效性、党政领导干部行为的失范性和证伪性、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性和消解性等方面,影响了科学无神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识分子读佛经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只有鲁迅、周作人、胡适等少数作家自觉地站在现代哲学的高度,真正坚持了“无神论”的空观立场,彻底地抛弃了“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思维传统,走上了自我澄明的精神之旅。以空破有使他们在寻路过程中,对信仰持一种既信又疑的审慎态度,一方面献身社会,一方面又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个性,这是极其难得的  相似文献   
8.
单纯 《东方论坛》2007,(3):13-19
罗素是对20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多方面主要影响的思想巨匠,特别是他对西方宗教传统的批判和反思成为当代启蒙主义的重要标志.他将前辈学者在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成就深化成综合的无神论观点,以揭示出宗教起源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功能;从历史发展、社会功能和宗教形态方面分析了宗教的类型和弊端,深入批判了宗教的独断论和教会在制度方面的残暴,对宗教在人类精神生活中抒发情感的功能给予了比较正面的肯定.本文在分析罗素启蒙思想的同时,指出宗教的起源和功能更有可能表现为人的普遍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宣传教育薄弱、理论研究不足和学科建设十分紧迫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当代阐释》一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的梳理,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当代形态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1,21(1):37-41
本文主要论述叔本华和王国维对东西方哲学的融会,认为他们通过批判和吸取东西方哲学而超越了东西方哲学传统的限制,分别开创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和中国现代哲学。这表明东西方哲学的融会对东西方哲学的发展既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又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因而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