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1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这一中国文化"黄金时期"的分析,指出思想解放,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创造性思维,正是汉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主流,是其特色.儒家成为正统以后,在汉以后千年未遭倾覆,说明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旧式分工和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事实 ,马克思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 ,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自由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发展生产力 ,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消除旧的分工 ,大力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3.
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是广为人知的,但作为和鲁 班齐名的古代著名工匠和军事建筑家的墨子,则鲜为人知。墨子在小城防守方面的贡献,既 有理论又有实践,在中国军事史和中国建筑史上都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洛克论宗教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处理宗教冲突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新近发现的文献表明,洛克早年是反对宗教宽容的。本文将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几次讨论放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宗教冲突的政治背景之下,指出洛克前后期虽然主张不同,但都遵循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第二篇政府短论》中提出的"神法—人法—兄弟法—私人法"的法律结构,只是针对英国现实问题,在这一框架当中适当调整。无论他主张宗教宽容还是不宽容,目的都是为了清除天主教在英国政治中的势力,围绕圣公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他晚年与普洛斯特有过多次争论,但所涉及的并不是原则性的分歧。我们今天思考宗教冲突与宽容问题,应该看到洛克宗教宽容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契丹人在蒙元初期随蒙古军进驻云南以后 ,因长期受当地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及古代濮人孟高棉语族的各种物质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 ,其后裔在饮食、服饰、民居等方面 ,逐渐改变了祖国北方古契丹人的习俗 ,形成了具有本身特点的新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内在要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者是互动的关系。在新形势下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在评价大学体育现状、追踪大学体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了 2 1世纪大学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关注的大学体育理论体系构建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 ,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价值重估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界一直缺乏必要的认识,因而导致了对新文化运动阐释的许多混乱。其实,五四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实践早已证明: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也是重估一切价值的最高价值尺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用以比较和判断东西方文明优劣的价值标准不是别的,是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态度,因此也决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性质。正因为这样,新文化运动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俗人生的表现是文学传统中不容置疑的存在 ,然而 ,共和国成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 ,只因激进话语的霸主地位而被强权扫地出门 ,消失于文学地平线。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文学多元格局的逐渐形成 ,对普通百姓世俗生存境遇的书写已经成为了几代中国作家 ,特别是年轻作家群表达世界的重要方式 ,成为了文坛颇具争议却又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对宗教经典十分熟悉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小说里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意象,他的作品中艺术与宗教可说是互相缠绕、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他既不用爱与美的理想来解释人生,也不用苦闷和悲哀来总结人生,而是以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生,并借作品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是他的人生态度还是他的作品,都体现了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三者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