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1.
王万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00-105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研究是整个《三国演义》研究中谈得较多且较深入的课题之一,因为这一课题关系到如何评价这部古典名著的价值问题。然而,六百年来,关于《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却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了述评,并兼及典型问题的再认识,我们认为要判定一部叙事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上"是否取得了成就,取得了多大成就",只需用"是否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典型"这一准绳去判断即可,无需再分"××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32.
高华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1):118-122
段业是"五胡十六国"中北凉政权最初的统治者。本文考述了他与杜进、吕光、沮渠男成、沮渠蒙逊、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李等人的关系,认为段业在凉州的成功首先与后凉复杂的政治及民族形势有关,而段业最后的失国亡身,除了其"儒素长者、无他权略"的性格因素外,关键在于他没能也不可能把握当时北凉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从而制定出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民族制衡的政策。 相似文献
33.
十六国时期,河东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安、邺城分别是当时东西政权的首选都城,居于长安的政权唯有保有河东,才能稳居关中,维持其统治,否则会有亡国之患;长安政权若击破居于邺城的政权,必须取道河东。在十六国时期河东争夺战中,河东地区的大族的向背对河东的归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