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6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167篇 |
社会学 | 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谷鹏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4-78
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是西方现代性思想发展的产物。西方现代思想中的启蒙现代性构成了海德格尔的基本反思立场,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结构则是海德格尔的基本批判向度。海德格尔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批判意义则在于它代表了20世纪欧陆人文主义哲学对于审美现代性问题探讨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2.
周立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05-109
海德格尔从他的"基础本体论"出发,接触到了"物化"问题.他通过对工具的深入思考,找到了现代技术迷失的根源--笛卡儿的主体哲学.他认为,近代主体哲学采取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的思维方式是"物化"的根源,现代技术和它的体现物--工具,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通过对词源学的探究,海德格尔引出了"座架"一词,从而把他的"物化"理论深入到了对现代生活的整体批判上."座架"的思考方式在当今已经统治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只有"诗"与"思"才能摆脱"座架"的辖制. 相似文献
93.
存在遗忘、神性隐退以至上帝隐匿的虚无主义时代里,海德格尔毕生所思的问题是:如何唤起人对存在本身的追忆?如何适宜地安置人(此在/Dasein)的栖居?至迟从1934年起,荷尔德林诗成为海德格尔运思的决定性推动力。以《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为主要考察对象,关注海德格尔疏解荷尔德林诗时阐发的"微言大义",分析这种"微言"的形成和推衍,以图窥视海氏"大义"的精神品质全貌。 相似文献
94.
意向性关联结构在胡塞尔和早年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东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8(6):40-46
胡塞尔最初所追问的是“一般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早年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本原)意义的问题则超出并包容了胡塞尔的问题。为建立一门无前提的“本源科学”,而对自己的问题目标,两人都采用相近的意向性思路来予以解决。只不过胡塞尔的“意向性”处在(纯)意识的内在性领域,而海德格尔的“生活经验”的意向性已不局限于任何现成的领域,只具有一种意向性的纯形式的“关联”意义。运用意向性关联的思路,胡塞尔和早年海德格尔才得以互有区别地显示出各自的意义世界,并揭示出其意义世界的(无前提的)自构成机能。其中,早年海德格尔关于“生活经验的意义关联域”思想构成了他后来的存在理解及其独特表达方式的必要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95.
牛慧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4):32-33,54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独特的,他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以认识论为根基来探讨死亡的路向,从比认识更为本源的人的生存出发来思考死亡问题。海德格尔生存论的死亡分析,不但使死亡从“不在场”的遮蔽状态中释放出来,是其所是的敞开自身(在场) ,而且使此在通过领悟自己的有死(限)性而获得了生存的自由。 相似文献
96.
余日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2)
海德格尔、老子和庄子对超越形而上学的思考,收谜独运,个性鲜明,颇具建树哲学史上里程碑之风范。然而,他们思考至终极,殊途同归。此必然乎?果必然,则必然性中,一定共有其思辨的底蕴和思维的模式。 相似文献
97.
王昌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4):8-13
要准确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观点。既要准确理解存在论思想基本概念的内涵,同时又要从海德格尔思想演变的历程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其存在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对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认识,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排斥;而是充分吸收其积极合理的成分,发展中国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98.
朱松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4)
与其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思想相比较而言,海德格尔马堡时期的思想发生了如下的主要变化:缘在取代实际生活(经验)成了核心话语;存在论问题,或者说存在自身的问题越来越被强调和凸显;时间问题得到了更加明确而深入的关注和阐释。但是,这些彼此内在相关的变化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都萌发于他早期弗赖堡时期的实际生活经验思想,尤其是它的前理论和动荡这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
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95-200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来源于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提出此在的存在方式为"在世界之中存在".对于"技术如何可能"的问题,可以从"在世"现象中寻找出根据.以"在世"为线索,从器具存在、世界现象和世界的结构即"意蕴"出发,描述技术现象和规定技术,寻找使技术可能的根据.技术属于存在的领域,技术展示、揭示、维系着指引联络的"意蕴"网络,"在世界之中存在"和对"意蕴"的领会是技术之可能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0.
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儒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及其所解释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45
通过双重透视,亦即通过海德格尔视域对康德的透视,儒学视域对康德、海德格尔的透视,来探索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形而上学的奠基问题.海德格尔所谓的形而上学莫基指的是为传统存在论哲学奠基,具有两层含义莫基不仅为形而上学提供新的基础,而且这个新基础将决定形而上学本身的重建.根据这个观念,海德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形而上学莫基工作.儒家哲学的重建也有自己的形而上学奠基问题,但是儒学的奠基既不同于康德,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思路.它不是康德式的理性奠基,而是由情感来莫基;但它也不是海德格尔式的"烦"的情绪奠基,而是由"爱"的情感来莫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