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406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1011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司马迁在《史记》中最早为楚辞作家屈原和西汉初年赋家贾谊、司马相如立传,记载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创作经过,记载了早期文学集团的活动,并大量载录辞赋作品,为保存辞赋文献、保存辞赋研究资料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司马迁还发表了最早的辞赋评论,他认为辞、赋无别,汉赋直承楚辞而来;他十分强调并高度肯定辞赋的讽谏功能和抒情特征,批评汉赋的夸张虚构与华丽辞藻,并最早对具体辞赋作品作出评点与解析。无论是文献资料的保存与清理还是辞赋理论的探索和建构,司马迁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垂范后人,功不可没。司马迁理所当然是中国楚辞学和中国赋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252.
"珠英学士"因大型类书<三教珠英>的修撰而得名.在近四年中,"珠英学士"于修书之余,"日夕谈论,赋诗聚会",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唱和赋诗、研讨诗艺的大好机会,从而形成初唐后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宫廷诗人群体.作为一部当代诗选,<珠英学士集>是研究初唐宫廷诗坛状况与诗风流变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珠英学士"诗歌活动和<珠英学士集>的考察,会使我们对诗歌声律化进程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3.
谢燕琳 《社科纵横》2006,21(1):106-107
本文详尽分析《三遂平妖传》的“被”字句的用法特点。从语法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四大类:“被 N施 VP”;“被 VP”;“被 N施 所 VP”、“被 N施 把 N受 VC”。并对书中出现的“被”字句参照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描写。  相似文献   
254.
<镜花缘>中的天朝女试是李汝珍理想的科举:不以八股取士,而以诗赋选才且不论官职,考生博学多才,考官清廉识才,考规宽厚优遇,充满人性化的色彩.女试以康熙朝博学鸿词科为蓝本,表现出作者对博学鸿词科的向往和呼唤.  相似文献   
255.
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到“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心雕龙》的主旨是解决文质关系的,具体到六朝文学就是质不胜文、文质不协调的问题,而“文体解散”则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文心雕龙》在写作体例上又不同于子书、“近代文论”和经学家的注经著作,它融“弥纶群言”和“研精一理”于一体,实现了理论的概括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56.
文学乃人学,故对文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几千年狭隘的男性霸权话语意识,须放眼全球,植根于对作品深层次的人文精神的探究,方可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真实意脉.本文持此观点,重新解读<关雎>的读诗之旨,力图使古典文学的研究焕发出现代的思辩价值.  相似文献   
257.
金代王寂的《蔓聚奇赋》不直言所咏之物为“竹”,而是通过特性、功用、用典三方面来暗示,以达到扑朔迷离的文学审美效应。这种刻意出新的尝试与追求是王寂一贯尚奇争胜的创作个性的体现,也正是《蔓聚奇赋》“戛戛独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58.
虽然在明清时期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古小说和诗词文赋对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影响,但真正对此展开研究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综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和唐诗上,研究者涉及的相关小说、诗词曲和文赋还极其有限,现有研究成果所达到的系统性和深广度也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者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259.
本文通过对德藏吐鲁番本《文选》校议,初步确定了其书写年代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260.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面对着强大的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作家在向世俗化的现实生活妥协与认同时,放弃了自己的神圣职责,而池莉则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她通过对平凡真实的世俗生活的描写和刻画,揭示出生活的真谛,表达着自己的爱憎,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为社会进行着自己的精神创造,让读者在她叙述的世俗故事中长久而默默地感动着,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小说<看麦娘>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