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8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96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588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近年来关于<清明上河图>研究中颇有影响的是图中所表现季节的两种说法."四季景说"以主观臆断把<清明上河图>列入"四季配"的表现形式,有悖于其正剧性质."秋景说"视而不见北宋东京清明时节特有的枯绿交融与人们穿戴不一的景观,而得出<清明上河图>表现秋天的结论,是因为犯了立说使用的资料以偏代全、研究用的图本印制模糊而考证有误,以及不大了解绘画艺术创作使用的语言,解读画面缺乏情趣感而产生偏颇等方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2.
生态问题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浮现》中对生态困境进行了思考,本文从自然边缘化的位置、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回归自然的使命感三方面阐释了作家对生态困境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3.
<文选诗研究>是一部选学专著,此书对<文选>诗歌作了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辨析诗体,考镜源流,剖析各类诗的主题、题材、结构、风格,以及中古诗人在此类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灵状态、抒情方式,由此探求出各类诗的总体特点及发展演变轨迹,进而从选体的研究扩大与延伸到整个汉魏六朝诗歌的研究.反过来说,从中古诗歌如此有机整体性的全面归纳和总结中,亦可加深对<文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4.
老子哲学无疑是一种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强烈而独特的内在超越意识集中体现在老子对名与利、是与非、生与死的超越上,反映了他对人之身心自由与放达的崇尚和慕求,确立了道家的思想底色与发展脉向.  相似文献   
105.
106.
<红楼梦>的戏剧改编以戏曲改编为主,话剧、舞剧改编为辅.由于戏曲在中国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这为<红楼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而红楼戏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又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表演特点,并逐渐表现出写实化倾向.不过,戏剧改编传播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意蕴无法在舞台上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7.
论公共利益的界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第49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权法是否应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这在学界及整个社会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对此,笔者认为既要反对否定论又要看到精确界定公共利益概念所面临的困难,应该对公共利益作相对合理的界定,同时在立法中应规定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和私权的救济措施,使公共利益和私人权益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汉字优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对照<说文>正字,测查异同并使结果量化的方法,以一定的数据为依据,考察<五经文字>的收字原则、正字标准,并对其正字观做出了客观的评价,说明其对正字学的贡献,指出它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及对今天的正字工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110.
<离骚>在写到诗人欲以卜筮来决断去留之矛盾时,明写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但之后却只云"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因此而产生一个问题:这里为何仅言灵氛而不及巫咸?进一步说,灵氛占断与巫咸夕降之关系到底应如何理解?通过对楚国占卜习俗的考察,并结合<包山楚简><望山楚简>等出土材料与<九歌><惜诵>等文献,可知灵氛的占卜为两次,而巫咸夕降则为占卜后的祭祷,故而在选择占卜结果时便只举灵氛.由此亦可就原诗之内容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