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7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52篇
丛书文集   1275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3573篇
社会学   20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790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81.
"天命"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源点,纵贯中国历史的王权政治理论就发端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天命观。虽其实质在于确认王权统治的合法性,但天命观的产生与演变尤其是王权政治对其改造的过程都伴随着神权色彩的淡褪和历史的进步,并对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2.
“厅壁记”是镌刻在古代衙门的墙壁上,记述历代职官沿革、制度得失、官员迁转等,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一种文体.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重视“法”的作用,有些甚至上升为国家意志,与粉饰太平的馆阁文学大不相同,是中国法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御史的厅壁记写作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1)李华、柳宗元的诸多厅壁记均用散体文写就,简洁真切,议论精警,已开中唐古文运动的先声.(2)唐代御史在厅壁记创作中注入鲜明的主体意识,语言辛辣,发人深思.唐代御史厅壁记的文献学价值表现在:一是订补现存史志文献之阙,促进唐史研究的深入;二是有助于对唐代文学发生背景的了解.唐代御史厅壁记因观览人数较多,其公众宣传、社会传播、舆论导向之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3.
本文通过古籍中对女娲记载的分析,确定大约汉代时人们对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已经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并从野性的思维角度重新审视半人半兽形象的由来,认为人首蛇身是思维对自然—文化秩序进行调和的产物,并具体结合女娲神话分析了人首蛇身的来源和内涵,以及蛇身在大母神形象中的意义、蛇多样的象征意义对女娲神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使用科学方法记录藏语第一人,也是中国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原理为拉萨话整理出科学语音系统的第—人。他在《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拉萨话记音影响深远,其拉萨话语音系统至今仍是研究藏语方言和拉萨话的基础。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记音进行了综合的述评。  相似文献   
185.
正以屈求伸以屈求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公关心态。其语出《周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伸也。"蠖是蛾的幼虫,这种幼虫行动时总是先蜷曲后伸展。因此,以屈求伸是指用弯曲来求得伸展。说明一个人处世有方,能屈能伸。明朝人王世贞在《鸣凤记·第五出》中说:"尺蠖欲求伸,卑污须自屈。"以屈求伸作为一种应变的公关心态,与韬光养晦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屈求伸是个人处在比较危险的境地时所应用的策略。东汉光武帝刘秀便是懂得以屈求伸的典型历史人物。他于公元23年指挥昆阳之战,昆阳大捷既  相似文献   
186.
单神向配偶神演变现象的发生与我国本土文化内涵息息相关;与自然哲学中宇宙观的阴阳互存生万物的观念分不开;天地万物的分化过程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单神向配偶神的演化过程同样遵循这样的宇宙阴阳和合观。神之配偶神的演变方式与社会原因是文章所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7.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同义句的广泛存在不是毫无理据的文字游戏,是人类体验、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人类要反映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就有必要创造出相应的表达形式才能与之互动。  相似文献   
188.
罗书华 《社会科学》2012,(3):166-173
长期以来中国散文学都是以文道、义法为主流,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散文学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审美论的发展。林纾虽然以古文的衣钵继承人自居,但并没有坚守"文道""义法"传统,而是以情性为散文之本,这就使他在散文审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意境"、"情韵"与"神味"三说最具代表性,突出地体现了林纾散文学的诗性特质。它们的出现为散文学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近现代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散文学领域里提出"意境"、"情韵"、"神味"诸说,对于源于诗国的这些美学范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9.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