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12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213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591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31.
《穿戴题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清代宫廷戏剧史料,记录了演出戏服、演出剧目和演出节令等信息,对于研究清代宫廷演剧形态弥足珍贵。它既有助于我们了解清宫的演剧历史、演剧服饰、演剧习俗,还有助于研究宫廷演剧对民间演剧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发展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与改造问题,是当前文艺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瑰宝,其研究成果也已丰厚,但如何以当代文学问题为视野对之进行反思,或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组文章组织高校文艺学专业的博导和博士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3.
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中的戏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戏拟(parody)是一种古老而崭新的艺术手法,它通过对原有艺术作品的戏谑性模仿,来实现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批判与更新.后现代主义者对于艺术传统的反思与批评意识越来越强,戏拟作为强有力的艺术批评手段在后现代主义的各个艺术领域空前活跃,因此,后现代主义时期又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戏拟时代".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就是这种背景下的典型之作.分析<白雪公主>在叙事、人物等方面戏拟的应用,展示巴塞尔姆对童话这种传统文学模式的反思和对现代人生存现状的透视.  相似文献   
234.
中国的标点符号产生得很早.但是早期阶段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形式多样,极不统一,很不规范,无形中降底了其应有的效应.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对标点符号进行规范化的运动,这些规范化运动对于引领标点符号的正确发展,指导民众书面语的使用,提高民众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5.
《道德经》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共有157个,其中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36.
《宋词三百首》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在流传中,其初编稿本、刻本和唐圭璋笺本,在选目上有一定出入,考释其变化,可了解版本的演变,借以窥测选者与笺注者词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237.
西方文化中,人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不同于东方文化,他们十分忌讳说死,他们提倡人生来平等,对基督教笃信无疑,相信人死后可安眠升天,视“死”为回到上帝的怀抱;同时,西方文化受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面对死亡诙谐调侃有加。诚然,由于文化交流,语言也有不断趋同融合的现象。对于英语“死”的各种委婉表达,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表达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238.
韩东屏教授试图通过“克隆转忆人”技术,实现“永生不死”的梦想,但“克隆转忆人”即使技术上可为,也未必当求。因为“克隆转忆人”并不是人们追求的此生永在。由于肉体和精神的分裂有可能滑向身心二元论、不断地自我重复移植不仅有可能消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还违背了新陈代谢的根本法则。“克隆转忆人”技术的实质是对自然生命的“限定”、“促逼”和“强求”,使新生个体处于不自然、非本真状态,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239.
本文借用话轮转换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以《推销员之死》中的对白片断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从会话结构的角度理解戏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关系的展现问题。我们发现戏剧人物的创作和解读,不仅取决于人物的会话内容,而且与由话轮转换系统所产生的相应会话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40.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变动时期.陶希圣在北京"非考据不足以言学术"的气氛中,鉴于社会史论战理论之争的空泛,在学术上调整思路,整装重发,创办<食货半月刊>[1],潜心收集史料,致力于中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在1930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异军突起.但这一中国近代史学颇具意义的学术史却因诸种原因未被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