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3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79篇
理论方法论   239篇
综合类   3467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政府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政策决策体制,有效调节社会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构建政府为主导、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互动协调的治理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公民、非政府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922.
Mainstream brand management literature views brands as products or organisations carrying brand names and brand managers as being in control of brand-related actions and outcomes. By contrast, recent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e substantial influence of stakeholders on brands. Together with brand management, stakeholders shape brands by participating in brand-related interaction. European brand research accordingly treats brands as ongoing and complex processes in constant flux. Nevertheless, literature suffers from a significant lack of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for understanding brands as complex processes; in this respect, building on European philosophy is a fruitful aven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aphor of the rhizome and draws on European process philosophy to further develop an integrative processual understanding of brands. Brand management claiming control over brands as processes turns out to be a delusion.  相似文献   
923.
要真正把握什么是儿童哲学,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儿童,是儿童哲学的理论探索面临之第一问题。这就必须重新思考儿童与哲学之关系,对究竟是“儿童”的哲学还是“哲学”的儿童进行反思,也即是对李普曼和马修斯的儿童哲学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对“玩”与儿童生活本真目的之关系的探析,确立以“玩”这一蕴含儿童本质需求的形态为中心,考察儿童哲学在哲学-教育学进路得以建立的可能性。进而就“玩”之内在逻辑与儿童的自我实现的深层关系,确证儿童哲学得以展开的可能性,即儿童与“玩”的紧密关系,从而实现对流行的儿童哲学形态,以及传统的儿童教育理念的全面反思。  相似文献   
924.
Combining moral philosophy with sociological theory to build on themes introduced in Hall and Lamont’s Successful Societies (2009), the paper outlines a distinctive perspective. It holds that a necessary condition of successful societies is that decision-makers base their decisions on a high level of attentiveness (concern and comprehension) towards subjectively valued and morally legitimate forms of life. Late modern societies consist of a plurality of forms of life, each providing grounds for what Alasdair MacIntyre has called internal goods—valued and morally valuable practices. The status of such goods is examined, and distinctions are drawn between their manifest and latent, and transposable and situationally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We integrate this refined idea of internal goods into a developed conception of habitus that is both morally informed and situationally embedded. The sociological approach of strong structuration theory (SST) is employed to demonstrate how this conception of habitus can guide the critique of decision-making that damages internal goods. We identify the most pervasive and invidious forms of damaging decision-making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as those involving excessive forms of instrumental reasoning. We argue that our developed conception of habitus, anchored in the collectively valued practices of specific worlds, can be a powerful focus for resistance. Accounts of schola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of the white working class in America illustrate the specificities of singular, particular, social worlds and illuminate critical challenges raised by the perspective we advocate.  相似文献   
925.
彭敏 《唐都学刊》2004,20(3):87-89
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以确定政治思想,并求得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这就产生了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哲学的主题、世界观和社会功能诸方面。  相似文献   
926.
产业·时代·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国屏 《晋阳学刊》2005,1(6):50-5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必要延伸为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并关注产业哲学;产业化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现实性结合,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互制约;城市化进程,社会自然的生成,物质产业和非物质产业的互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多纬度的关怀。  相似文献   
927.
自然主义已经成为当代美国哲学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特征的形成过程中 ,批判的实在论者尤其是恩斯特·内格尔的理论观点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美国哲学中 ,存在着一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重新解释实在论的倾向。普特南哲学的转变及其与罗蒂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 ,就充分表现出这种倾向。在当代美国哲学家看来 ,实在论、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哲学基本倾向上是一致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一种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精神、实在论为基本态度、自然主义为思想方法的美国特有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28.
该文是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讨论。介绍了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对语言问题的看法,以及古代中国先哲的解释。然后从汉语成语入手,展示了墨家名学研究的科学性。对英语中的换称现象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名实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跨学科研究在语言与思维关系探索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古代先哲对于名实之争的讨论,以及现代语言学言无定论的观点,结合实际的语料分析结果,揭示了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9.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在研究方法上仍是孱弱的。反思目前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知识构成的描述、意识形态的勾画、政治功能的凸显、理论结构的提取这四类方法及其分别引申出的四种研究导向,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可以采取四重推进式方法进路:首先是"历史—描述",其次是"思想—提炼",再次是"比较—界定",最后是"理论—重构"。对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凸显和实现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的功用性。  相似文献   
930.
正确的思想路线维系着党的生命。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指导,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