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96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1186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61.
熊权  陈娟 《云梦学刊》2011,32(5):104-106,114
张资平"左转"作为参照物可以旁证左翼文学一段旁逸斜出的发展初期。后世文学史家擅以"剔除法"突显左翼文学的严肃单一性,未免忽略其复杂丰富性。  相似文献   
262.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胡适与钱玄同的关系颇为引人瞩目。从总体上看,二人同属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式人物;但从各自的性格及其对待问题的态度看,胡适更温和、理性一些,而钱玄同则表现出激进、学理性不足的一面;胡适著作等身,思想自成一体,钱玄同多短篇散论,思想跌宕起伏,但却往往振聋发聩。胡适与钱玄同的交往和思想,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发展前进的足迹。  相似文献   
263.
近百年来的中国法治之路并没有从实践上说明,中国是否确实应当实行法治.在各种反思中人们一般将目光锁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上,却鲜有人明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精义,由此在民族救亡中的彷徨与羁绊、旧学与新知、革命与改良、制度与学术等交互在一起,构成复杂的难题.但是,西学之法律技能以及其所属的知性文明与以中国为代表的心性文明所攀升的哲学观念,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百年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64.
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与主义"之争触及到的一个时代关注的焦点,就是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这一问题。其中既有读书人在学理方面的探讨,也有革命党人实践中的困扰和因应。争论各方都承认中西社会的歧异,并从世界角度思考中国问题的解决,而胡适关于输入外来"主义"应该考虑适合中国国情的观念在中共党人探索世界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问题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呼应。  相似文献   
265.
中医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逻辑架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及其范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把中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推向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带有顽固的排他性。论证了中医理论范式更新的必然性与长期性,提出中医学革命的关键在于把核心概念导入经验的范畴。  相似文献   
266.
邱若宏 《兰州学刊》2010,(7):211-214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在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主要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功能;理论联系实际;走人民科学发展道路;加强协调合作与统一领导;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并重与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267.
西方政治合法性思想因具有强烈精英主义色彩而必然陷入困境。毛泽东革命合法性思想强调平民的人民史观,成功解决了革命条件下的合法性建设问题。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思想,较好的平衡了平民与精英的关系,建立了党、政、民三者的良性联动机制,并通过经济、法制、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合法性基础的巩固,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68.
廓清中国共产党从“革命马克思”向“和谐马克思”重大历史转变的脉络和走向,澄清曾经被历史误读过的“革命马克思”的“经典”诠释,重新认识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本质特征,全面引领当代中国“和谐马克思”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69.
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是19 世纪欧亚格局变化的轴心,促成了西方对东方支配地位,也是东方反抗、挑战西方的重要动力。英国霸权的盛衰,其他西方列强国际角色的变化,日本国际地位大逆转,亚洲革命风暴的旋起,无不在工业革命的车轮上行进。  相似文献   
270.
作为法国后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卡斯托里亚迪斯的早期思想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遮蔽了人们对卡斯托里亚迪斯后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路径的把握。卡斯托里亚迪斯经历了长达25年的马克思主义行程,这个漫长的思想之旅见证了他从斯大林主义批判到托洛茨基主义批判再到自治理论的初步构想的探索过程,在这种探索中,他努力把自己关于全球官僚资本主义、权力型生产关系概念、自治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极富原创性的理论观点置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内。20世纪50年代末,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变迁以及当代激进政治斗争的转型的考察,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批判性解读,卡斯托里亚迪斯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终于导致他走入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路。卡斯托里亚迪斯的后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一种永不消退并日趋高涨的革命信念之中,不是因为要告别革命而逃离马克思主义,相反,恰恰是因为他要继续革命,他才要构造一种适合于当代激进斗争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