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539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2282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提要]魏源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并系统论证了“《诗》与《春秋》一义”。依魏源,《诗经》与《春秋》均经过孔子编排,其中都寓有孔子之微言大义。这些微言大义是孔子基于素王的身份作出的,既有对“夷狄盛而中国微”之现实的回应,又有对“变周之文用夏之忠”之理想的建构。魏源“《诗》与《春秋》一义”说的提出,与道光年间四夷窥伺日深、中国失道民散的现实相关。魏氏意在通过存三代以上之心,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事,扶中国大厦于将倾。  相似文献   
132.
[提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显现。但是国际上以“债务陷阱论”为代表的负面评论也伴随而生。针对这一质疑,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根据数据完整可得性和地理标准,在沿线64个国家中选择4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归入处理组,65个非沿线国家归入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验证“债务陷阱论”是否成立。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使中国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显著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导致沿线国家的债务水平显著上升,反而具有一定的降债效应。因此,“债务陷阱论”的核心观点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3.
[提要]科研诚信是学术界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比较分析国内外科研诚信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热点,了解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科研诚信研究扩展学术视野和完善科研诚信政策体系提供建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抽取和确定学术不端行为关键词,在WoS核心合集、CNKI中检索2009-2018的数据,利用Vosviewer构建科研诚信领域主题聚类网络、共词网络等,分析其研究主题、热点及其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科研诚信领域的研究方向较为聚焦,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的防治与检测。应公开完整研究,明确学术不端边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提高科研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4.
[提要]对于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媒介议题,我国主流报纸整体上采用了建设性的叙事框架,但样本媒体间的建设性情况却有所差异,在对策性叙事框架方面偏向有效方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样本媒体的建设性叙事框架有助于民众的积极心理建设,但在新闻实践中,建设性报道以传统的“自上而下”叙事为主,对个体关注较少,未能有效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建设性新闻并非只能谈“建设”而不能谈“灾难”,在气候变化报道中适当引入灾难性的叙事话语将有益于提升公众对议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5.
[提要]研究和开发是企业中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和生产率的关系学者们看法并不一致,也缺乏其作用情境的讨论。因此,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以2009-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考察了两职合一、政治关联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效果具有滞后效应且随时间推移而减弱;(2)全样本中两职合一、政治关联对两者之间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3)在不同股权性质、冗余资源、市场化水平、董事会规模的企业中,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及两职合一、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6.
民国重修《新安月潭朱氏族谱》卷一非朱熹佚文.一、朱熹《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以下称《世谱》)共载十世,《新安月潭朱氏族谱》(以下称《族谱》)只是一世至六世"一以朱子定本为正";二、《世谱》各支全录,《族谱》七世起只记朱振后裔;三、《世谱》一定载朱然支派,《族谱》未记朱然支派;四、《世谱》不会自称"公",更不会称子为"公",《族谱》不仅称朱熹为"公",而且还称其子为"公".  相似文献   
137.
“就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35次,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就业工作的重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表述。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我们在“六稳”工作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以保促稳、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138.
论"圣贤气象"--宋代朱熹、吕祖谦《近思录》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锡东 《河北学刊》2006,26(1):170-176
所谓圣贤气象,即圣贤风度、圣贤风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宋代朱熹和吕祖谦在《近思录·圣贤气象》中辑录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位圣人的著述,首次专门论述了“圣贤气象”,“为有宋理学家一绝大新发明”,值得珍视。在该书该卷中,肯定了历史上的十五人为圣人,具有圣贤气象,同时把大批历史人物排斥于圣人和圣贤气象之外。其划分是否圣人、有无圣贤气象的标准,主要是看他是否求道、明理、循理。道、理就是规律。旧圣贤气象观,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针对现实问题,立足未来发展,大力倡导新圣贤气象。新圣贤气象的核心,是既科学务实,又文明远大。  相似文献   
139.
"奇"是清代实学代表人物王源评点《左传》的关键词,在内容、形式评点中皆有体现。借助《左传》具体文本的评点,通过同类相联、正反对举的反复申述,王源将"奇"之内涵赋予"变""活""正"等多重意义,将传统的奇文观念"美文化",以奇诡、辞达、自然为奇文,使"奇"具备了多重文学批评的功能。身处易代,酷爱兵法,好奇人奇事奇文,一生坎壈,皆为王源尚奇批评生成之根源。对明清八股时文取士的不屑,对清初文坛亦步亦趋效法唐宋八大家的不满,使其《左传》奇文评点具备了不同时俗的意义,浸润了明确的针砭时弊与经世致用的色彩。王源《左传》评点之重"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中国古代文论的典型性特征。对此进行考察,可望为揭橥评点的阐释范式、话语体系等提供可行性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