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3篇
社会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描绘了在男权社会阴影下祖孙三代女性的生活故事。从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关怀伦理学切入文本,从女性声音、女性关怀、伦理诉求三个方面探讨作者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女性主义伦理愿望。  相似文献   
82.
明万历时期是明王朝走向崩溃的一个重要时期。救荒专著大量涌现体现时代的强烈需求,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表现。专著的作者多为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他们从灾荒的角度对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正是他们延缓了明王朝的覆亡。救荒专著本身具有目的明确、内容丰富,且救荒措施灵活变通的特点,但也存在逻辑简单的缺陷。历史证明它并不能解决加重灾荒的各种政治、社会问题。大量救荒专著勃兴本身似乎也在暗示着一个王朝的衰亡。  相似文献   
83.
赛珍珠的《大地》和张爱玲的《小艾》都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她们对封建专制和男权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以及对中国传统女性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她们以跨文化的视阈描写阿兰和小艾对女性价值的体验和醒悟,表达出各自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4.
本文试图以中国《易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之道为切入点,并结合西方美学史中关于美的形态的划分的理论,通过分析《易经》中"丰富的意象"划分出了"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85.
纵观国内外女性管理的现状,总的说来是不容乐观的,然而,女性的关爱、理解、沟通、协调、合作、激励等优点在管理过程中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从加强女性的领导力建设,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舆论宣传,给予组织制度保证等方面来提升女性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86.
"女伤眷"与"士悲秋"是历来为中国诗歌传统所钟爱的主题,在中国诗歌史上,伤春情结似总与女子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士悲秋"则主要凝淀为男性生命意识和政治意识的抒发.然而在易安词中,女性生命悲剧意识的触角越过了这一性别畛域,易安词的特点就在于她将伤春与悲秋情绪几乎都完全浓缩成了女性情怀中情爱的悲凉,将所有的生命意识、社会意识都浓缩成女性情怀中最为柔弱、最为凄美的情爱意识.  相似文献   
87.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 ,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 ,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 ,以是否能合乐 (尤其是女乐 )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 ,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 ,《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 ,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88.
论《花间集》对宋词女性意识的奠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倚声填词之祖”的《花间集》,无疑对后世词创作与词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词“以艳丽为本色”的性质,以佳人美貌及男女艳情为主要叙写对象,以是否能合乐(尤其是女乐)而歌判断词体性之正变,甚至《花间集》中美女与艳情的描叙也开启了后世词学为尊词体而勉力攀附香草美人之《风》、《骚》之旨。换言之,《花间集》奠定了宋词的女性化特质,使得以后近千载的词创作几乎没有完全脱离过言“闺情”的“本色”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女性意识的刻画和反映。  相似文献   
89.
90年代以来的性别叙事存在着女权主义的误导、商业化的陷阱和个人化写作的偏失三大误区,认清它们的根源才能使步入迷津中的当下女性写作真正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90.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a special group of civil servants are presented, namely: stenographers in parliament, an occupation closely tied to the history of parliamentary government in most democracies. During the xixth century, French stenographers proposed their services to legislative bodies. They tested and validated their theoretical systems and know-how while promising to contribute to a much higher public good: the publication of parliamentary proceedings, a necessity for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democracy. Following a system for recording proceedings that was close to the British liberal model, a corps of stenographers was established in 1848, and then again under the Third Republic-without interruption up till 2004. The duty of these civil servants was to produce the full, official account of parliamentary proceedings, which would serve as proof for the press and for history. Based on original material drawn from sociology and history, this inquiry seeks to see how institutions are shaped, produced and reproduced through the knowledge and deeds that incarnate values and shape institutions. Besides the publication of parliamentary proceedings, the technical, materi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that led the National Assembly to become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