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813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摘要]影片《鬼子来了》是根据龙凤伟的小说《生存》改编拍摄的。小说《生存》主要探究的是人在战争下的个体命运,而姜文在原著关注个体命运的基础上,运用其独特的电影叙事手法进行大力改编,形成浓郁的“姜文风格”电影,成为抗战革命题材电影的另类电影,为中华民族百年抗战史增添了一笔以全新角度再现历史真实的文献资料。论文从解读小说开始,过渡到对影片的探究,着重探究姜文《鬼子来了》这部电影的改编策略,进而去研究影片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22.
《了凡四训》的民间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指出《了凡四训》是明代影响很大的一部劝善书,思想倾向的学派综合性,思想内容的民间实践性、论证方式的迷信与理性相结合是其伦理思想的一般特点。其民间伦理思想的内容主要是:福善祸淫、因果报应的民间人生伦理信念,"诸善奉行"的民间善良意识,"改过""谦德"的实践道德。  相似文献   
123.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24.
袁了凡(袁黄)以其《了凡四训》闻名于世,该书亦被当作训子家书。其实,了凡所作家训并非《了凡四训》,而是《训儿俗说》。作为王龙溪(王畿)的及门弟子,了凡在思想上是阳明后学的一分子,其人生轨迹属于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其日常修持及著述呈现三教汇通的思想特色。了凡家风淳朴,家学深厚,以儒为宗,兼收并蓄,强调道德主义,注重积德行善,具有出世情怀,对其人格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留学生在使用已然类时间副词和了共现与否时的偏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然类时间副词和了共现与否,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偏误,突出表现是了的泛化.本文对二者共现非共现的规则、留学生的偏误情况及造成偏误的原因做了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6.
127.
莫里斯 《老年世界》2007,(20):36-36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  相似文献   
128.
<正>我是一个爱浪漫的女人,当我还是女孩的时候,就疯狂地爱上了欧洲,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个安详、有故事、适合做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9.
贺信民 《唐都学刊》2004,20(6):132-136
从生命本体论、生命认识论和生命价值论三个层次破读《红楼梦》"好了歌"及"解",分析曹雪芹文化反思意识生成的原因,检讨《红楼梦》语境中"他乡"、"故乡"概念的意义隐含,推究出曹雪芹诗性加神性的人生理想及对"人"的终极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30.
也谈"了2"的语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小川  周芍 《学术交流》2005,(1):136-141
区分"了1"与"了2"是十分必要的.前贤所概括的"了2"的各种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都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了2"的核心语法意义,"表达对当前相关事态的肯定的语气".该语法意义对"了2"的各种用法都具有解释力,在各种句类中也都能得到验证.此外,不宜单纯以句法位置划分"了1"和"了2","了2"的完句功能还受到其核心语义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