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27篇 |
免费 | 388篇 |
国内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68篇 |
劳动科学 | 41篇 |
民族学 | 164篇 |
人才学 | 116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3930篇 |
理论方法论 | 617篇 |
综合类 | 6768篇 |
社会学 | 463篇 |
统计学 | 2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239篇 |
2022年 | 267篇 |
2021年 | 310篇 |
2020年 | 344篇 |
2019年 | 296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277篇 |
2015年 | 455篇 |
2014年 | 813篇 |
2013年 | 743篇 |
2012年 | 850篇 |
2011年 | 929篇 |
2010年 | 901篇 |
2009年 | 793篇 |
2008年 | 975篇 |
2007年 | 773篇 |
2006年 | 683篇 |
2005年 | 578篇 |
2004年 | 507篇 |
2003年 | 512篇 |
2002年 | 447篇 |
2001年 | 417篇 |
2000年 | 294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解释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潮流 ,在二十世纪中叶 ,它经历了一次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朝向后现代性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992.
王德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1世纪全球化问题涉及一系列复杂适应系统,而系统扭扑论却能很好地刻划这类系统,从而为对世纪增添了认知武器。 相似文献
993.
郝桂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3):10-12
欧阳修与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两家 ,不仅文学成就显赫 ,在经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们生活年代前后相继 ,所处的北宋文化社会背景基本相同 ,而他们的《诗经》研究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二人《诗》学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诗》学研究的差异 ,最后阐述其《诗》论的共同倾向及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94.
995.
郁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0(4):5-15
明清时期是审美感应理论的成熟期,王夫之、石涛、刘熙载、王国维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对心物交感辩证统一的认识既深刻,又各有特点。王夫之的“情景相生”论,石涛的“神遇”“迹化”论,刘熙载的主客体“相摩相荡”论,王国维的心物交融论,分别探讨了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用感应理论来透视意象与意境的构成要素,指出感应方式的不同是形成不同意象和意境类型的原因。审美感应理论还渗透到读者的阅读、欣赏过程中,形成中国特有的感应接受理论。 相似文献
996.
曾祥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收集了“人气”一词古代至当代的部分应用举例 ,结合实例阐释了“人气”的多种义项 ,并分析该词词义的演变、发展及其原因 ,得出“人气”不是新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7.
关于21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什么是技术哲学,是一个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就21世纪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范 围和研究重点,技术哲学的内涵及其基本框架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8.
杨文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13-17
从探究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理清次贷危机被过度放大的环节所在,进而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不足主要是市场的恐慌情绪和投资者避险行为的结果,最后指出次贷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9.
从赫施解释学理论看"忠实论"和"竞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4):91-93
"忠实论"和"竞赛论"是21世纪初中国译界一场令人瞩目的激烈争论,文章试从对20世纪客观解释学代表人物赫施的主要理论的剖析中论述"忠实论"与"竞赛论"各自的利弊以及共同面对的难题,最后提出"翻译乌托邦"的构想,建议两种论点抛弃极端,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1000.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
词汇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直是语言学众多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词义讲解以典型意义为中心,重视一词多义间的深层联系以及不要忽视词语隐喻义的学习,从而推动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