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18篇 |
理论方法论 | 14篇 |
综合类 | 187篇 |
社会学 | 28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璀璨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蝇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人物都是孩子,但它的象征意味却是复杂和深远的.它通过虚构的文本和假想的未来故事背景,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因此成了学术界长期争相评议的焦点.而在文本的虚构性与主题的重构性之间起到重要的过渡、连接作用的,正是这部小说有机象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2.
后现代境遇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形成的,它不仅仅是在话语中建构起来的,而且已经不断地在当下的生活实践中呈现出来,同时它也不单是思想文化及知识分子的境遇,而且也是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63.
64.
<逃避自由>一书是弗洛姆运用精神分析学分析社会问题的杰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冲动"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社会人群关系中所形成的冲动和欲求.但是,他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弗洛姆通过对现代西方人生存境遇的考察,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并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精神疾病,为现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出了积极的途径和设想.这体现了弗洛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的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5.
军医既是捍卫国家的军人,又是奉行人道主义的医务工作者。战争境遇造就了战地军医独特的医疗实践,同时也给军医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和道德困惑,如战地医疗类选法、如何对待战俘、战地安乐死等。这些因素挑战着军医平日遵循的医生职业道德,是引发军医道德创伤的来源。对此,要充分尊重生命的价值,肯定军医自身对伤病员伤情的判断,塑造强大道德韧性,减少道德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张献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
尼采在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中具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家理论批判的走向,他对人的生存艺术化理想状态的论述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福柯所继承.本文通过对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生存境遇的分析,阐述他的人学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内在关联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当代影视艺术公共境遇呈现事实性、审美性和价值性的拓展与复合.事实性境遇促成影视艺术的本位生存,但它经常受到政治化或商业化构成的干扰与牵拽;审美境遇的镜像存在强化了影视创造者的主体感觉,并在影视审美的视觉图式上形成历时性形式链.但当代影视的镜像审美探求有脱离公共价值之嫌,从而导致一定的经验教训;在价值境遇上,当代影视由选择性境遇向创造性境遇转换,标志着影视艺术公共境遇的本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68.
有朋友劝我,不要再去想孟端胡同45号院了,那只会伤害你自己的身体。但我如何能不去想它呢?仅仅在14天以前,它还好端端地在那里,那么美丽那么高贵那么完整,沉淀着几百年的文化,又从来没有失去过呵护:三进2000多平米的四合院,5米高的北房,粗壮的房陀,垂花门和两侧绿色的走廊,一切都依然如故,没有任何的残缺。还有那些丁香树、松树、竹林、海棠和柿子树,风一吹动,丁香花便泻满一地,风一吹动,那已长成海的竹林便挲挲作响。在大粒的雨珠落在碎石甬道上的时候,我可以听见昔日的几代王爷缓缓关闭朱红大门的声音,不知他们从何处来,又走向哪里……我… 相似文献
69.
本文通过考察鲁迅与中国新诗的某种关联,从鲁迅对新诗的零星论述中,就两个侧面辨析中国新诗所置身的境遇:一方面,由于语言变革的不彻底性和未完成性,新诗一开始便面临着语言自身的内在困难,并将之延续至今;另一方面,特别进入当代以来,新诗的精神性骨架在一些诗人那里付诸阙如,新诗失去了原有的精神传统。因此,新诗未来的重建应着眼于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0.
顾广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自白女诗人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和八十年代中国的两个重要诗人群落。女性特有的命运、文化的压抑使她们的主体世界和诗歌世界充满了对爱、女性身分和死亡的焦虑。由于文化境遇和性格气质相迥异,中美两国自白女诗人从焦虑走向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