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46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管理学   7598篇
劳动科学   506篇
民族学   1052篇
人才学   1577篇
人口学   883篇
丛书文集   11327篇
理论方法论   2420篇
综合类   24324篇
社会学   5967篇
统计学   1595篇
  2024年   548篇
  2023年   1838篇
  2022年   686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1048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971篇
  2016年   1127篇
  2015年   1595篇
  2014年   3624篇
  2013年   2664篇
  2012年   3188篇
  2011年   4997篇
  2010年   4177篇
  2009年   3888篇
  2008年   3689篇
  2007年   2839篇
  2006年   3724篇
  2005年   2820篇
  2004年   2152篇
  2003年   2622篇
  2002年   2455篇
  2001年   1798篇
  2000年   1195篇
  1999年   493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76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0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高剑峰 《经理人》2007,(2):98-98
若让一个不断向老板伸手索取利益的人留在企业,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会产生“晕轮效应”,对企业造成板坏的影响。表面上看,是他一个人在向老板要利益,实际上,他代表一种势力或者一个派系.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利益,若老板满足他了,随之就可能有一批人,都会向老板索取更多.  相似文献   
152.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是由“五四”精英最早启动的,其中李大钊是先驱者,陈独秀影响力最大,李达是集大成者。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革命的实践,“五四”精英在传播唯物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用唯物史观分析和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四”精英传播和发展唯物史观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包括必须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传播与发展统一起来以及结合中国实际来传播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3.
青岛市市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把做好养老事业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来落实,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54.
《武帝纪》史文对曹操的称谓《武帝纪》史文对曹操的称谓,有“太祖”、“公”、“王”三变。建安元年(公元196)冬十月之前,曹操的官职均在三公之下,而且变动较多,如果以实际的官职来作称谓,纷繁的名目将使读者为难。此外,这些中低级官职,也与曹操作为曹魏王朝奠基者的显赫身份不甚相称。因此,陈寿便以《武帝纪》起头的“太祖”二字,即曹操后来的庙号称呼之。建安元年冬十月曹操升任司空,自此开始史文改称“公”。在当时,  相似文献   
155.
毅斌 《女性天地》2007,(10):11-13
一个被上海吉尼斯大世界总部认证为“最矮的女人”的女孩,长到16岁,身高却一直停留在1岁半时的65厘米。她虽然父母双亡,却幸运地碰到了千里之外的一位好医生,一位南京“妈妈”,两人结下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母女情缘。  相似文献   
156.
民生电视新闻以生动的实例、严谨的推理、透彻的分析令人信服地打动着广大受众,让人们在不经意中受到深刻的“善”与“美”的熏陶。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传播“善”与“美”的平台,发掘民生新闻节目的道德教化功能及其表现方式必将成为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电视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7.
邓俊 《四川省情》2008,(4):44-44
2008年,注定是有理财教育意义的一年。在2006年、2007年"财富效应"膨胀之后,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对2008年都充满了期待。支持投资者坚决看多的原因很多: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两会召  相似文献   
158.
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后日德两国政府的战争追悼理念明显呈现"内向型"与"外向型"之差异。只向本国的战争罹难者特别是战死"皇军"将士和被处决战犯表示哀悼而拒绝向被侵略国家为数更多的死难者致哀,是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的主要特征。其成因主要有四:"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错误的历史观,是其形成的思想根源;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其形成的政治基础;战后秉持错误历史观的日本国民的大量存在,是其形成的社会土壤;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其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9.
简讯     
1.福建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阶段性成果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由福建省电教馆主办、福州市鼓楼区教育局承办的福建省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阶段性成果研讨会干2008年4月24日至25日在福州钱塘小学召开。福建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吴舢舢到会祝贺并指导.省电教馆馆长苏海洋、副馆长管颖、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翁桂香、副调研员张乃清、福州市鼓楼区副区长张学勇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0.
刘军 《山西统计》2003,(4):37-37,41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采用替代国制度。本文以中国入世为背景,分析了替代国制度存在的法律依据、各国关于替代国制度的立法和实践等。在此基础上,对入世后中国如何应对替代国制度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