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346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81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163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2647篇
社会学   298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文章通过引入情绪变量,系统地阐述了不确定状态下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在信息不完备的领域,尤其在处于高速发展、剧烈变动以及制度转型的社会结构中,重视公众情绪变化与政府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疏导机制,提高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这是降低转型社会中不确定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2.
麦子,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大熊的女儿》《棉婆婆睡不着》《灰伯爵》等。王刊,中国作协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择校记》。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是当下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作家视角出发洞悉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教育,分享作家眼中的创作观、阅读观与教育观。  相似文献   
73.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有关其主题“美国梦”破灭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多重视角转换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复合化的独到运用使得小说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探讨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与接受,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焦点,古典文学的接受研究已取得不少实绩,而文学传播的考察初出成果、方兴未艾。程国赋教授的《三言二拍传播研究》(广东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最终成果,并获广州市社科联第八次社会科学出版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以下简称程著)就是在此学术背景和研究趋势下,以“三言二拍”为个案,从传播的视角比较全面而深入地梳理和辨析了古典文学的多种“文学流通”方式及其意义。正如著者在其前言所说,该著是对中国古典小说“尝试新的研究视角、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结晶。…  相似文献   
78.
K-匿名是数据发布应用场景下重要的隐私保护模型。近年来数据集K-匿名化的算法得到广泛的研究,Median Mondrian算法是目前唯一的多维K-匿名划分方法。文中研究了Median Mondrian算法,指出其不能有效地平衡数据划分精度与数据隐私安全性之间的矛盾,由此提出基于熵测度机制的多维K-匿名划分方法以及评估K-匿名化结果安全性的测量标准。实验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提高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研究多维分段连续型延迟微分方程数值解的稳定性.应用θ-方法解带有延迟项[t]的该类方程,利用无界区域最大模原理证明其递推式为舒尔多项式,从而得出θ-方法的稳定性结论:当θ∈[1/2,1]时是方法稳定的.最后分别用二维和三维情形的例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0.
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两部采用女童视角的自传体小说。在女性视角和儿童视角的融合中,萧红更多地介入了成人化的思想,使得其视角缺少像《城南旧事》中的成长感,这也同时让《呼兰河传》的视角更为静态,更为客观。而同样是视角的变迁,萧红在作品中采用的是多视角合一的手法,林海音则选择了单一视角的视点转换来实现。通过女性话语、女性意识的融入,两位作家在作品中营造出了不同的“阴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