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98篇
  免费   2213篇
  国内免费   560篇
管理学   38564篇
劳动科学   2768篇
民族学   1526篇
人才学   5904篇
人口学   1145篇
丛书文集   20990篇
理论方法论   4785篇
综合类   48015篇
社会学   11488篇
统计学   6986篇
  2024年   905篇
  2023年   2835篇
  2022年   2377篇
  2021年   1674篇
  2020年   1691篇
  2019年   2082篇
  2018年   920篇
  2017年   1830篇
  2016年   2473篇
  2015年   3803篇
  2014年   10544篇
  2013年   8901篇
  2012年   9031篇
  2011年   11423篇
  2010年   9692篇
  2009年   10325篇
  2008年   9629篇
  2007年   6757篇
  2006年   7129篇
  2005年   6761篇
  2004年   5471篇
  2003年   6148篇
  2002年   5394篇
  2001年   4288篇
  2000年   3634篇
  1999年   1460篇
  1998年   969篇
  1997年   784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371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366篇
  1991年   366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36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科类辅导课支出的减少情况相比兴趣类辅导课更为显著,有效减轻家长的教育支出压力;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减少情况显著但不明显,略微减轻子女的学业负担;“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多子女家庭减轻义务教育支出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2.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23.
基层单位抓好团支部建设对于促进基层各项工作和队伍的全面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团组织的优势,激发团员职工活力,增强团组织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4.
安全生产是各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之保障,要想实现安全生产,需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作者就煤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出建议,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5.
儒家"礼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敬民""尚仁""贵和"是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在地传承了儒家以民为本、以仁为怀、以和为"魂"的"礼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从儒家"礼治"思想汲取智慧养料的同时,又用现代性的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意涵。具体表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儒家"礼治"思想中有关"敬民"的对象范围、"尚仁"的取舍之法以及"贵和"的践行之道。  相似文献   
26.
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高盛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得失,认识华尔街最成功的投行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盛这一百年老店取得成功的致胜法宝,以为我国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德"的原始观念来源于人们对"效能"和"能力"崇拜,是古代君王通过"巡省"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力的反映。"德"字之初义就是"政治控驭能力和权威影响力",这种观念大概产生于部族联合体的尧舜禹时代,所以"德"不是周人的首创,周人只是提出了不同于商人的"明德"观念,以"帝迁明德"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依据。"德"作为政治控驭能力的代称包括"刚克"和"柔克"两种手段,作为"刚克"手段的刑罚也是原始"德"含义的一个方面。与周人的"明德"观念相一致,"明刑"、"明罚"思想也是周人"明德"观念的衍生思想。  相似文献   
28.
王丽丽 《老友》2015,(2):55
案例:70多岁的李大妈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10年前,老伴去世后,李大妈就和女儿一起居住。李大妈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不但不能照顾李大妈,还需要李大妈的照顾。考虑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照顾自己和女儿越来越力不从心,2013年年初,李大妈卖掉自己的房屋,将10余万元房款交给自己的侄女保管,她和女儿一起住进了侄女家。时间一长,李大妈和侄女产生了矛盾。2014年6月,李大妈的女儿去世,李大妈从侄女家搬出来住进了当地一所养老院。她想向侄女要回自己  相似文献   
29.
文章采用调查研究法探索微信在高校声像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办法。档案工作者应丰富声像档案、加大开发整理、健全档案服务界面,通过公众号向高校师生提供学校历史图像/音像/影像档案、历年毕业生照片、档案解密、档案编研成果、电子地图和在线交流服务功能,并及时更新公众号内容,增强交流互动,提高声像档案服务学校发展和师生的能力,促进声像档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中使用大量隐喻,"战争"隐喻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美即战争"与"爱即战争"。诗人以"战争"为始源域,结合"战争"这一人类活动的特点,通过"战争"概念来描写、构造"美"和"时间"以及两者中人与时间、人与人冲突与对立的关系,着重表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较量与抗争、过程惨烈,表现了要留住美的不易、得到爱的艰辛这一思想观点。在这一隐喻系统中,无论是始源域还是目标域,其内容都是以"人"或"人"的活动为中心,人文主义色彩浓厚,隐喻的使用使诗歌在内容表达上更具连贯性,主题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