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汉、英语字词分发明字词和创造字词两种.前者涉及到语言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汉语有"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之间相似性甚少.其实不然,由于人类面对着一个相似的客观世界和拥有相似的经验,他们的认知有着相似性.正是这种认知相似性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创造字词时,表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2.
[提要]共同内群体认同以社会分类理论为视角,通过扩大感知到的群际边界,将内外群体构建为一个包摄水平更广的“共同内群体”,从而使内群体认同成为共同体的共同认知,强调成员身份的共享性、整体性与统一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其铸牢路径可通过引入共同内群体认同研究范式进行探索。通过梳理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内涵,阐述共同内群体认同中群体表征范畴和感知相似性的意义,可以发现二者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扩大群体表征范畴强化共有社会身份可以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知相似性则作为他们的中介因素而存在。通过培育各民族共同内群体认同,将促进成员间建立积极的群际接触、形成深层的心理融合、构筑共享的精神文化,最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3.
概念隐喻理论之一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结构相似性和经验上的相似性。运用这一原理,对一则报道《上汽大众大众品牌上演“蜀汉传奇”》进行分析。“蜀汉传奇”靠的是拥有“武将”和顺应“民意”,而大众车型得以热销也得益于“武将”(几款热销车型)和“民意”(服务消费者的措施),即围绕着这两大主题展开,步步推进,达到语篇连贯,旨在说明概念隐喻理论对于语篇生成与构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84.
本文考察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过程,发现这两类不同的习得过程存在明显的语言特征相似性和习得顺序相似性.并从普遍语法、人类认知角度解释这些习得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5.
昌耀与惠特曼是中外诗歌史上成绩斐然的两位诗人,相近的生存状态与人生遭遇使得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类似的精神气质。他们的诗都是经过个体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体现了独特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也是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融入了个体的人格和情趣。通过对他们诗歌文本的比较分析,能够解读出两位诗人在诗歌创作的精神特质、审美意象以及诗体风格方面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86.
从微观环境入手,以资源相似性和市场共通性为主导,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态势,研究地域环境范畴内快速消费品企业竞争对手识别的模型。参考一线营销人员的市场调研情况,以两个指标就挖掘出了较为满意的竞争对手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287.
关于原型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和她的同事们(1973,1975,1978)在维氏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从而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而语言学家Lakoff和Wierzbicka等人则给该理论补充了语言学内容。原型理论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  相似文献   
288.
可及关系是模态逻辑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涉及到模态问题时,如何理解可及关系,如何把握可及的世界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可及关系的标准就是世界的相似关系。由于可能世界同时具有实在性和抽象性的双重特征,所以对模态问题的认识会出现争议。而采用相似性标准来解释模态问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89.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创造相似性是隐喻的重要特征。隐喻思维是一种认知能力,是通过已知事物去认识和感知未知事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强化学生语言的敏捷感、训练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90.
在人类诸多高级情感元素中,爱情是其中最为独特、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由于人们思维存在共性,因此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常用具体的事物来隐喻"爱情"情感。本文从认知角度来诠释情感概念——"爱情",通过对其认知原型的分析来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关于"爱情"的隐喻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