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693篇
社会学   266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答读者     
许可 《快乐青春》2010,(5):52-52
读者问:我想邮购李凌导师编著的《简妙作文一学就会》(上下册),请问该怎么办?(王婷)  相似文献   
102.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方式主要来自于作家童年生活的经验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3.
费小桂 《社区》2010,(32):56-56
在大多数人心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童年,然而,那份童真、那份快乐却没有差别。童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以及人际交往环境的感受,都是作为一种不可磨灭的早期教育,深深地为孩子成长铺就了一条各自不同的道路。而我对童年最真切的回忆.莫过于乡村清晨时分,晨起的学童此起彼伏的琅琅读书声。  相似文献   
104.
说起芷江西路街道,居民们总会对"终身教育节"津津乐道。自1998年起,上海市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就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举办了社区的"终身教育节",迄今已历经十一届。丰富多彩的"终身教育节"活动,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本、《太一生水》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等文献出发,探究了先秦天道观中“无极而太极”思想的萌芽与周敦颐、张载、苏轼等天道观的渊源。  相似文献   
106.
外祖母家有一个很大的园子,我的童年就在那儿度过。园子里有一道长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青藤,搭起了一座绿色篷帐,外祖母管它叫“凉棚廊”。藤有两种,凌霄花和紫藤。一到春天,它们争相抽出柔嫩的新藤,枝枝蔓蔓地往上爬呀绕呀,比赛似的,看谁爬得高,看谁绕得远。绕着绕着,就缠到一起了,分不清谁是谁的枝,谁是谁的叶。夏天,藤萝叶子更是疯长,重重叠叠,密不透风,整个长廊都郁郁葱葱,浓荫蔽日。  相似文献   
107.
韩春燕:如果说人生是棵大树,那么我更喜欢关注这棵树的根部,对写作者也是如此,我们往往从一个作家的童年生活里可以窥见他的现在和未来,就如同从种子里可以看到后来的花和果一样。东西老师,可以谈谈你的童年吗?那个桂西北的小村给了你怎样的文学启蒙?  相似文献   
108.
该文采用心理学分析方法阐释阿城《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发掘王一生形象的心理学内涵:生命本能、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从他身上反映出来的集体无意识。并由此发现:以阿城为代表的文革后的作家逐渐与五四新文化运运取得联系,塑造出富有人文蕴含和真实个性的人物形象,充分肯定了个体价值,这能够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道德实在论是应对道德多元主义而兴起的。它为寻求道德的确定性,收敛到道德的客观性,但这面临着事实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因而,它又收敛到人类都有关于建立美好社会的愿望的共识,但这种观点不仅面临着理想人以及知识和信仰之间跳跃的问题,而且将其设为目标来追求,还会导致专制和道德虚无主义的困境。只有走出理论思辨,采取局部的实践哲学的方法和根本的存在论境域的方法,才能解决自己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0.
王立春是中国新生代儿童诗界一位十分惹人注目的诗人.在创作儿童诗的道路上,她以朴实亲切、轻盈灵动的诗歌语言书写着她独特的童年生命体验和她对童年时代的深情眷顾.与此同时,诗人也用充满深情与怜爱的眼睛关注着当下儿童的童年生态,显示出她对人类童年生命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