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83篇
  免费   1281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管理学   7688篇
劳动科学   503篇
民族学   1081篇
人才学   1574篇
人口学   889篇
丛书文集   11639篇
理论方法论   2457篇
综合类   24700篇
社会学   5979篇
统计学   1613篇
  2024年   558篇
  2023年   1861篇
  2022年   930篇
  2021年   569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1068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990篇
  2016年   1148篇
  2015年   1617篇
  2014年   3658篇
  2013年   2696篇
  2012年   3227篇
  2011年   5040篇
  2010年   4194篇
  2009年   3938篇
  2008年   3738篇
  2007年   2808篇
  2006年   3762篇
  2005年   2861篇
  2004年   2201篇
  2003年   2643篇
  2002年   2484篇
  2001年   1814篇
  2000年   1204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新中国的成立使获得崭新身份的公民们第一次拥有了自我家庭之外的空间寄托,甚至一度几乎完全转移了人们曾经给予家庭这一私人空间的历史热情.反映在“十七年”中国乡村文学中,即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政府行为,加之离婚、分家等民间行为,广大村民们的家庭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性变革;家庭的淡出直接宣告着国家显赫社会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962.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与具体表现,情感能量的深度决定了社会情绪表达的强度。以情绪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为依据而建构的社会情绪"扩音"机制模型认为,社会互动是情感能量持续强化与社会情绪爆发的驱动力,事件、媒介、个人(或群体)、时空是情感能量传递与聚集的基本条件要素,信息污染和期望是情感能量转化与社会情绪爆发的扩涨机制。以"红黄蓝虐童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舆情形成的情感积聚、情绪爆发和情绪"扩音"三个阶段中,情感能量、网络互动、信息污染和个体期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社会情绪持续发展、强化、扩大,最终导致舆论生态的撕裂和失控态势。  相似文献   
963.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可以重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被广泛接受,党的十九大确立了"货币政策加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目前,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潜在的金融风险不断聚集,亟须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两种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以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利用好"双支柱"调控助力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64.
肖峰 《创新》2016,(1):47-54
信息技术革命在推进人类认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认识论问题,三大认识论悖论就是典型的表现。数据悖论揭示信息时代认识者获得的数据激增,但形成的见识更少;知识悖论使人们看到知识的生产过程出现了大众化、民主化与精英化、权威性之间的张力,以及知识的短暂身份和持久价值之间的不一致;认识能力悖论则展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人认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但也导致认识能力上的新退化。提出和分析这些认识论悖论,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我们在新技术时代的新境遇以及谋求人类的认识更加合理与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965.
江西师大老教授刘世南先生,在看了笔者撰写的《不懂京剧的胡适与不看中医的梁启超》一文后,笑着对笔者说:“胡适那是不懂京剧,他不过是以西方的戏剧为先进罢了……”真是一针见血!张志扬先生在张祥龙撰著《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封底之言中说的好:“四百年来,西学风潮席卷世界,中国亦在扫荡之列,  相似文献   
966.
《人物志》一书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人才的鉴识、选拔、使用等问题,但作者刘邵在研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对人的才性问题多有精微的辨析,其中蕴含着尚"清"的审美观念,清气、清雅、清朗、清介、清节等概念分别对人的气、质、形、神、德等方面作了描述,在人物品鉴中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取向。梳理《人物志》中的"清"观念,对于了解古代才性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是应对资源浩劫、环境污染挑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淘汰落后产能与节约资源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将让我们面对技术排挤工人导致失业机会增多的新问题的挑战.其结果是在形成生态与自然和谐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即形成广义生态文明的“悼论”.迎接挑战要求我们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同时,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推进产业创新、职业培训,为更多的结构性失业人口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为了减少高学历人才失业的人力资本浪费,必须进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以修正供需错位导致的失业.为保证结构性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必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通过相应途径保证广义生态文明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968.
《东岳论丛》2016,(1):136-142
创新和城镇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政策,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大动力。根据熊彼特和诺斯的创新理论及城镇化相关理论分析了创新和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动力的依据与合理性。认为创新和城镇化二者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不同,创新是通过促进产品结构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及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来促进经济水平的高级化;城镇化通过继续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结构的失衡进行矫正和修复,促使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化和合理化,使经济结构从失衡状态向均衡方向发展。实证检验也表明创新和城镇化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认为创新和城镇化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政府在城镇化发展问题上还应该有更多措施,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高,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做好制度创新,提高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切换效率,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69.
伪满协和会是日伪殖民当局的“翼赞政治团体”,是殖民统治者的帮凶机构。本文通过追述协和会在伪满“总动员”时期,为了给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提供军需物质,如何与殖民当局结为一体,不遗余力地参与“粮食出荷”“金属献纳”“勤劳奉公”“爱国储蓄”等罪恶活动,逼使东北民众为之付出巨大牺牲的史实,揭露和批判了日伪殖民统治者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970.
《领导决策信息》2012,(48):18-19
经7月20日南京市委第十三届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讨论,南京市《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意见》2012年8月21日正式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并在2015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从人的角度研究谋划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科学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的现代化”之路,在国内实践领域还没有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