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8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399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973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Abstract

Employing Grossman and Helpman’s “protection for sale” model, this article uses data on anti-dumping actions from 1999 to 2009 to perfor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dia’s determinations of anti-dumping duties against China, and reveals the micro-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We find that the political power of India’s anti-dumping plaintiffs markedly increases the tariff level of its final determinations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ort penetration ratio and duty rates depends upon whether the plaintiffs are politically organized. Furth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a’s anti-dumping duty rates and its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with China. This indicates that in determining anti-dumping duties, Indian authorities are clear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clout of their domestic interest groups. They are also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keep down China and gain the upper hand in the face-off between the “dragon and the elephant.”  相似文献   
162.
The change from the z of “Student's” 1908 paper to the t of present day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raced and docum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nge was brought about by the extension of “Student's” approach, by R.A. Fisher, to a broader class of problems, in response to a direct appeal from “Student” for a solution to one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63.
中共党史上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事件",牺牲者是在反对王明而集会时被告密,从而遭国民党当局逮捕杀害,故对事件真相的揭露和对暴政的抗议长时间受到来自国共双方当权者的禁锢阻挠;而二十四烈士之中的柔石等五位是左翼作家,鲁迅和"左联"冒着生命危险悼念同志和朋友被害,揭露事实真相,使"左联五烈士事件"造成的影响远大于"龙华二十四烈士事件"。这并非鲁迅和"左联"有意掩盖"龙华二十四烈士事件"真相,而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向外界揭露真相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64.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华北移民离乡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向东北移民历史悠久 ,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顶峰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本文运用比较丰富的中、日文资料 ,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对移民离乡的原因重新进了全方位的考察 ,这对于了解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东北的社会状况 ,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5.
《五号屠场》思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美国60年代的文学甚至文化中都享有重要的地位的冯尼格的《五号屠场》的主题是战争.冯尼格以对战争的残酷、荒谬与丑恶的展示,表达了他强烈的反战倾向与一个和平主义者的立场。小说嘲讽了美国的现实与蛊惑人心的“美国梦”。冯尼格也心境复杂地嘲弄了自己。他并且以对战争、现实以及非现实情节的描述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类的荒诞处境。小说也显示了作者的悲观情绪与面对现实的屈从态度,有浓郁的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悲观主义与抗议是融为一体的。在对其悲观主义提出批评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到其抗议中的积极含义。  相似文献   
166.
This paper shows that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can influence fertility and labor allocation decisions by raising market wages. The increase in wages induces some households to abandon “traditional” labor intensive methods of production managed at the household level and supply labor to “modern” sector firms. Since it is optimal for households in the modern sector to have fewer children, the labor allocation decision leads to lower national fertility. A panel VAR using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ertility and industrial employment share data in 87 countries is estimat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Received: 20 October 1997/Accepted: 31 August 1998  相似文献   
167.
论岭南的汉化和儒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先秦时期还是蛮荒之地 ,秦朝统一岭南后 ,随着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带入 ,岭南文化开始走向汉化。随着“独尊儒术”政策在汉帝国的普遍推行 ,岭南又进入儒化的时代。岭南的儒化过程 ,实质上是汉代经学在岭南的普及和消化的过程 ,其中古文经学在岭南的发展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8.
五四:世界化及其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4,5(3):136-143
五四新文化运动选择了世界化的文化建设路径。在现代化这一目标制约下,世界化就是西化,西化就是现代化。虽然"全盘西化"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是后来才出现的,但五四时期已经存在这种倾向。《新青年》集团批判"特殊国情论",反对"调和折衷论",目的都在于推进中国的充分世界化。他们之所以主张充分世界化,主要理由是西方文明比中国文明进步,而进步的标准则是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更能够保障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  相似文献   
169.
马永强 《唐都学刊》2004,20(2):51-5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外国探险者对中国西部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而,要对他们的探险记游所折射出的"西部镜像"给予科学审视和历史分析,既要珍视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文学价值,又不能回避其中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偏见、局限与蔑视.因为,域外探险记游文学不仅仅是异域风情的展现与描绘,还包含着创作者的文化认知与主体心灵的展露,自然物象与主体形象的结合与呈现,才是这类作品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0.
<金瓶梅词话>存在一种"五果五菜"用菜礼制,它是由五种干果、五种肉食组成,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饮食风尚,这在明代人所撰的史料、笔记、地方志及小说中都有大量描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明朝统治者政治上的提倡,历史上的承继,明代经济生产方面的特征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