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1278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虚弱国家”是指介于失败国家与正常国家之间的一种国家形态,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的能力下降,社会结构涣散,国家内部冲突,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动,社会依然正常运行。新军人集团执政期间的缅甸,政府与反对派、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之间存在激烈冲突,国内经济发展滞后,国际上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内忧外困,存在政治转型期间的新旧结构的冲突,多民族文化的冲突和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这些特征使得1988-2010年间的缅甸呈现出典型的“虚弱国家”形态,其根源在于军人长期专政、多民族冲突和国际干预使得其民主进程受挫、社会分化严重、民主进程缓慢。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缅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32.
气候作为天气过程有其运行的时空韵律,导致气候失律的最终之因是人类活动。气候治理,需要建立起达成全球共识的气候责任,在此基础上创建“权责对等”和“代际公正”的整合引导方式;并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问责原则和“谁受害谁得益”的补偿原则,制订以人口为基准和以人口分布空间密度为调节机制的排放配额标准,指导气候治理以全球协作减排为治表之法,以全面恢复和提升地球自净化能力为治本之策,以重建人类存在方式、技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最终动力。  相似文献   
933.
基于"五普"与"六普"数据的追踪预测,从城镇化率、潜力系数、"三力模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030年农村累积转移人口数将达3~3.5亿左右,农村未来转移人口的规模、潜力及动力仍然比较大。鉴于此,国家可以尝试选择:传统地理大区"组团"、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化率"等级规模结构"这三种转移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同时,围绕"分散"、"集中"、"优化"的分布方式,实施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破解农村转移人口分布的空间选择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34.
“彭宇案”折射了社会的诚信危机和对裁判诚信的期待。《民诉法》第13条第1款诚信原则对法院和法官的“适用性”,包括法律宣示意义上的间接适用与裁判援引意义上的直接适用:前者毋庸置疑但不宜滥用,后者看似很美然功能有限。裁判诚信要求依法尽职裁判、禁止突袭裁判和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民诉法诚信原则条款对法院和法官具有诚信引导、解决民诉法“体系违反”、衡平各方诉讼利益、事后惩戒等功能。裁判诚信的本质,是依照法律和程序,在遵循法律原则适用即衡平方法前提下的依良心审判。  相似文献   
935.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的自然绿地及人工绿地以及山体、水体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概念并运用城市绿道规划、城市风道规划理论,对呼和浩特市绿色开放空间进行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设城市北侧大青山生态屏障、构建中心城区边缘的生态绿楔、规划五横五纵带状生态通廊、设置三条环状生态绿道、拓展城市绿地、丰富景观文化内涵,可以增加市区的氧气量,改善市区的通气状况,提升城市景观效果,为城市的生物迁徙和能量的流动提供通道,增加各类绿地斑块的连接度,方便市民游憩。  相似文献   
936.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对四川省最大外来人口聚居地成都金牛区进行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金牛区外来人口的基本状况及其对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的新挑战,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这一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37.
开发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区。自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至今,人口流迁在其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明显。本文结合“五普”资料,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流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特点和问题提出了有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38.
性别偏好研究——潮汕地区一个村落的实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宽  黄晔 《南方人口》2007,22(4):13-18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人们性别偏好的集中反映,其严重偏离正常值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引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借鉴并补充场域-惯习研究范式,通过对广东潮汕地区一个村落的村民生育行为进行定性研究,解释和分析性别偏好现象.  相似文献   
939.
儒家社群主义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伟希 《文史哲》2006,(4):31-37
儒家社群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思想,其基本观念在先秦儒家那里就已具备。但作为一种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却完成于宋代理学,这就是“四书学”理论系统的提出。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理论,儒家社群主义除了可以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补充起作用之外,它的更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东亚,主要是儒家传统文化圈的国家与地区的政治民主提供思想资源。儒家社群主义新一轮的发展前景在于:经过自我批判以及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对话,实现儒家思想由社群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940.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魏伟 《社会》2007,27(1):67-67
中国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变迁,促进了同性恋身份及其身份社区的出现。本文根据在成都市所进行的田野调查,从建构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本地语境下三种男同性恋身份——“飘飘”、“同志”和gay的形成和变迁。尽管今天成都的男同性恋者在日常生活中交替使用上述三个身份称谓,但是三个称谓隐含了不同的文化参照和政治内涵。笔者认为“飘飘”身份在本地的同性恋历史传统和现代同性恋身份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同志”身份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当代同性恋者的表现形式从行为向身份的转变,促进了同性恋社区的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