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300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750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9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
京口集团与刘宋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后期,京口集团中衰,刘裕以京口、晋陵地区的流民为基础,重振京口集团,并以其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内征外讨,完成了覆晋建宋的大业.京口集团亦成为刘宋政权支撑性的政治、军事力量.刘宋前期,京口集团的势力由中央扩散到重要的藩镇,参与重大的政治事件,其力量的兴衰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随着京口重镇地位的丧失、流民来源的枯竭、京口主将的死亡、其他方镇的兴起,京口集团逐渐衰落.刘宋后期,已很难寻觅京口集团的踪迹.  相似文献   
92.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面对急速的社会变迁中,需要以变迁与文化的视角来选择研究 问题,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群己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即“我们”概念的形成机制及其 转换的可能与条件,正是一个体现着双重视角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有 助于解释社会凝聚力、群体行动的逻辑,讨论国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类别与个人 的关系;也有助于培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促进社会 合作。与以往单一机制的分析框架不同,通过对两个个案的讨论,研究提出了一个 新的分析框架,即:中国人“我们”概念是在社会情境的启动和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之 下,经由相互交织的“关系化”与“类别化”双重过程形成的。

关键词: “我们”?概念?群己关系?关系?关系化?类别化

Faced with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discipline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China needs to choose its research top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change and culture. A basic issue reflecting precisely these two perspectives is tha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 psychology mechanism of individual‐group relations, namely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u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possibility and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mechanism. Exploring this issue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understand social cohesion and the logic of group behavior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individual,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ategory and the individual; it will also help cultivate social psychology resources and support systems at a time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thus promote social cooperation.. Unlike previous analytical studies that focused on a unitary mechanism, this study uses the discussion of two cases to put forward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that is, the Chinese concept of “us” comes into being through the mingling of “guanxiliz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ontext priming, value orientation and other factors.  相似文献   
93.
《Home Cultures》2013,10(3):267-286
  相似文献   
94.
刘熙载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家,平生不喜为宦、不喜交游,惟以著书教学为己任。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书法史上极有影响的人物,迄今惜无年谱问世。本文多方钩稽文献,作此年谱,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95.
刘咸炘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吏学与思辩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吏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咸炘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炘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96.
苏轼对柳词的态度是复杂并且微妙的,有批评,甚至轻视;然更主要的,却是赞美和推崇,并提出了"柳七郎风味"来概括柳词的主要艺术风格,即雅俗共赏:以铺叙之功化俗为雅;用典、下字以雅融俗;以入神的白描,或以深情的剖白之真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97.
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调查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年轻异性彼此互相吸引。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应分析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心理、情感、经济、社会环境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婚恋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8.
游离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尴尬人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兴》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最新力作,是其关注农民工问题的心血之作。笔者以细读作品的方法,从刘高兴的肾、高跟皮鞋、箫和名字四个方面入手多角度地分析《高兴》中的主人公刘高兴,一个游离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尴尬人物。  相似文献   
99.
由“摄用归体”到“会体归用”,是熊十力“体用哲学”圆成逻辑。笔者认为:在熊十力后期思想中,一方面,以“心”为“终极本体”的宗旨并没有改变;另外一方面,理论重心则由“体”向“用”的转化、落实,虽无否定“本体”的意味,但更凸显了“用”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在寓言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寓言散文不仅揭露时弊、展现自我高洁人格操守、于嬉笑怒骂中表达对现实丑恶现象的不满,而且善于自我反思,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意味。柳宗元寓言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晚唐讽刺文学皮里阳秋的创作风格、以批判为主的思想内容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