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072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民国学者胡怀琛著有《中国小说研究》、《中国小说概论》、《中国小说的起源与演变》等普及型文学史著作,其研究理念与著述体例有别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学以小说类型为经,以时代为纬,讲求小说学与小说史学的融合互渗,注重把握小说文体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宏大结构。胡怀琛以现代意义的小说观为参照,重新整合经史子集中具有"小说"意味的文本,藉此重新发现中国的"小说",并重建各种历史文本与文类的关联性和有序性。胡怀琛将"长时段"的历史思维与解释方法运用于中国小说史研究,从"形"与"质"两方面勾勒出中国小说历史演化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72.
只有考古出土物上明确标着黄帝时期“字样”“图样”,或可通过别的旁证确认其为黄帝时期物件,否则,把西安杨官寨遗址与黄帝时期挂钩就是一种“比附”,这种看法并不科学,至少不了解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阿罗“独裁定理”从形式系统角度对传统考古学局限性的揭示。杨官寨遗址出土的“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倒扣花盆”),即史前作为“大巫”的黄帝(或其亲属近臣)之祭器,应属“国宝”级文物;“陶祖”则是史前龙山时期代替仰韶时期过程中“制度化祭祖”的证据,显示出当时男权社会取代女权的进步。作为5000年前的“黄帝故都”,杨官寨遗址发掘近10年,除《考古报告》外,少见有分量的考古研究成果。对此,中国考古学应当直面“中国文明起源多元论”的倡导者苏秉琦、张光直等前辈当时不知杨址等新发现的缺憾,否定“中国文明起源多元论”缺乏“中国文明起源‘花芯’论”补充表述的不足,走向“否定之否定”,确认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具有“花芯”即文明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3.
张士引 《北方论丛》2015,(5):141-147
贫困表现为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表现为私人生产、物质生产的过剩和公共生产、精神生产的不足。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富裕社会”中贫困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二元经济体系”,只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实现“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平衡,就能解决“富裕”背后的贫困问题。由于这一设想是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只有扬弃经济学的“传统智慧”,建构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全面生产”经济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4.
杨明洪  张营为 《民族学刊》2016,7(4):1-10,88-91
“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to Tibe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ways China conducted regional “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assistance. As a for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t already has had more than 20 years of history.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assistance to Tibet”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many of the is-sue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research on the“com-plementar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to Tibet in re-cent years, focusing on the spheres of assistan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stitutional nature and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complementany counterpart” as-sistance of Tibet. It further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75.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它肯定了亲属之间相互隐匿罪行的正当性,符合中国古代礼法并用的律法特点。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权利的维护,法律成为维权最重要的依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如果将“亲亲相隐”法制化,则意味着,在现代法律中血缘亲情将成为能够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因素。如此一来,司法何以体现公正,如何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将“亲亲相隐”法制化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6.
李睿思 《北方论丛》2021,(1):41-51,146
哈萨克斯坦既是中亚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中亚国家。苏联解体以后,两国不断开展各领域合作,并互为重要战略伙伴。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同为我国重要邻国,与我国有漫长的边界线,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两国关系发展对我国在欧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苏联解体后哈俄各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果出发,结合最新形势分析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我国的影响,对我国正确研判当前欧亚地区国家间互动关系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7.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及其翻译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久享盛誉。本文从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春晓》的英译着手,以翻译美学观切入汉诗英译研究,对十四位译者的十五种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旨在阐明:诗歌翻译虽属文学翻译,但又不等同于普通文学翻译;只有遵循并将更完善、更系统的翻译美学理论付诸于实践,诗歌翻译才能做得至臻至美。  相似文献   
78.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79.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80.
反讽叙事在萧红的小说中是进行国民性批判的主要叙事策略,这种对反讽的自觉运用使作者以一种更具审美性的方式含蓄而诗意地表现国民性批判的意图,同时也是萧红小说语言诗化特点形成的原因之一。反讽机制的运用使萧红的小说叙事实现了对现实世界和人性世界的深层揭示和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