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8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072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对于“无厘头”影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很多,但却少有涉及穿插“无厘头”桥段如何对影片造成影响以及如何形成最终审美效果等观影过程的探讨。自电影符号学之后开始出现影片细读和精神分析取向,而德勒兹哲学则试图对传统的精神分析模式进行改造,将电影的观看视为强度流的物质实践活动。基于此,“无厘头”电影的观看可以看作镜头流与观看的观众身体流的汇合。把镜头流视为叙述文本,通过内在于文本的叙述逻辑(符号意指链的断裂/重组)之间张力的解读,在大量的镜头分析中总结出影片穿插“无厘头”桥段、形成审美效果的规律,并在三阶段的区分中分析张力强度与剧情认同程度关系所造成的影片整体审美效果变动。  相似文献   
92.
温海明 《社会科学》2012,(7):124-131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相似文献   
93.
孔育新 《学术界》2012,(1):118-126,285,286
在新世纪,商金林、吴永平、解志熙等人在胡风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商金林对胡风1927年到1928年胡风编辑《武汉评论》和《策进》史料进行了详细论证,为学界贡献了新的材料,但其认为现代作家日记、书信中的胡风的负面形象更真实,这个观点似有商榷之处;吴永平在《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中挖掘了大量史料,但其关于胡风文艺思想是“党的文学”的观点并不全然合理,且论述过程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解志熙认为胡风主张启蒙优先甚至启蒙优胜论的观点也与事实有一定的出入.总之,上述诸人在为胡风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般可供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94.
"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对汽车制造商的定价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考虑卖方由同时生产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1和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2组成,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和价格竞争影响下分别针对制造商1对燃油车采取和不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情况,研究"双积分"政策下汽车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和减排决策,探讨新能源汽车积分值和积分比例要求对政府和企业决策的作用效果。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情形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双积分"政策的出台、消费者低碳偏好及制造商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对制造商定价和减排决策带来的变化,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双积分"政策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提高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利润,促进燃油车主动减排。(2)当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处于较高水平时,政府要制定较高的每台新能源汽车积分值。(3)燃油车的油耗水平存在一个环境属性标准,当油耗水平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的不断增大,制造商1选择提高燃油车价格。(4)消费者低碳偏好是提高燃油车减排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对减排技术先进的燃油车制造商进行低油耗认证,提高消费者低油耗燃油车需求,激励燃油车制...  相似文献   
95.
中国传统家训是家庭教育的真经。吴兴姚氏是明清时期的望族之家,其流传于世的《姚氏家训》在社会上颇有影响。重新探析《姚氏家训》,可以知道,姚氏之所以能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实与其《家训》密不可分。其中关于为人、治家及处事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今日个人及社会仍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萧红以杰出的讽刺批判艺术,深刻展示了病态、落后与原始的乡土民俗文化,从而使人们从历史、民俗、文化的角度,真正切入中国乡土社会的内部,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和乡土社会的真相。  相似文献   
97.
“宗唐得古”是元诗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这种后来的归纳与认定却被过度引申.客观史料和语义学的分析证明:元诗“宗唐得古”说的理论引申必须得到限制,它只能在“陈述”与“总结”的基础上被理解;元诗的理论口号与实践间存在巨大差异,由口号上的“宗唐”得出元诗“反宋”的引申并不能成立;元代诗风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官方“雅正”诗风建立的过程,元人自身的陈述既剖明又遮蔽了历史.  相似文献   
98.
Abstract

Employing Grossman and Helpman’s “protection for sale” model, this article uses data on anti-dumping actions from 1999 to 2009 to perfor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dia’s determinations of anti-dumping duties against China, and reveals the micro-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conflict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We find that the political power of India’s anti-dumping plaintiffs markedly increases the tariff level of its final determinations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port penetration ratio and duty rates depends upon whether the plaintiffs are politically organized. Furth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a’s anti-dumping duty rates and its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with China. This indicates that in determining anti-dumping duties, Indian authorities are clear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clout of their domestic interest groups. They are also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keep down China and gain the upper hand in the face-off between the “dragon and the elephant.”  相似文献   
99.
The change from the z of “Student's” 1908 paper to the t of present day statis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raced and docum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nge was brought about by the extension of “Student's” approach, by R.A. Fisher, to a broader class of problems, in response to a direct appeal from “Student” for a solution to one of thes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00.
唐代侯莫陈邈妻郑氏所撰《女孝经》为唐代现存两大女教书之一。此书旨在教育被封为永王妃的侄女为妇之道,约写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或稍后。但由于永王李璘的反叛被诛,《女孝经》也因此带上了政治污点,导致此后很久销声匿迹。《唐书·艺文志》未载,《宋史·艺文志》才始有记载。但从宋代陈振孙开始,到明代的胡应麟和李东阳都认为该书是班昭《女诫》的同书异名书。这其中既有他们所依据的证据不实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也有在印刷术发达之后,人们曾将《女孝经》附在《女诫》之后合刊,但封面的撰者姓名又是曹大家班昭从而导致误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