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3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0篇 |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60篇 |
丛书文集 | 433篇 |
理论方法论 | 16篇 |
综合类 | 776篇 |
社会学 | 8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53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49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继承拓展创新——宗廷虎修辞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廷虎先生不但史学著述丰盛,而且为中国修辞学理论体系的建树与完善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他对陈望道先生修辞学思想的发扬光大是与时俱进的,他"不断地站在新的高度,采取新视角来重新审视、理解和诠释这一理论",在对陈望道关于修辞学的性质、对象、纲领、范围、研究方法等重要理论的继承中,不断拓展,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2.
李雪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939-94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近十年,许多新的学科被引进了大学英语教学法中,而隐喻也因其认知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青睐。介绍了隐喻与语言的隐喻性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并从词汇学习、语句解析与文章的理解两个方面具体阐述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西语移植”现象是立足于以汉语作为叙述语言的小说语文体式从修辞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主要基于具体语境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叙述主体和表达主体的语言修养及复杂多变的语用目的。它具有注释说明、保全面子、调侃幽默、标示代替、突出强调、亲和友善等多种修辞功能。对其修辞功能的分析应该以具体语境为参照作出综合性的判断与解读。 相似文献
44.
45.
王爱枝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163-164
语法是语言的法则和规律,是外语学习的辅助工具。英语语法是构成英语语言的重要元素;英语语法学习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我校公共英语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更是如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我校公共英语学生展开英语语法学习策略的讨论,希望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法学习的认识,并利用语法学习策略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寻找语法规律,从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46.
中辚实用精神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表现为重经验而轻知性,重技术而轻科学,重人事而轻物理,并且,这一精神决定了汉语修辞学的实用主义倾向,即人伦实用主义,社稷实用主义,读写实用主义,表现出“不学无术”的学科缺陷,因此,汉语修辞学的发展必须借助科学的方法去阐释论证已有的思想,使实用与理论双轨运行。 相似文献
47.
李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本文认为修辞的效果可分为表达效果、交际效果与社会效果三个层面.提出修辞的本质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控效行为,修辞学是言语运用领域的控效科学.并详细分析了修辞学与语用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48.
中国修辞学发展可以概括为三次转型:从自然发生到自觉探索的转型;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从狭义修辞学到广义修辞学的转型.促使这种转型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较为深层次上来看,观念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动因.因此,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转型的历史就是修辞(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不断革新取巧的历史. 相似文献
49.
陆稼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是陆稼祥教授在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开幕词中的讲话摘要。文章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动向与潮流的高度,阐述了文学语言研究的前景与展望,指出了文学语言研究正遇上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好机遇,强调文学语言研究在“修辞美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简要地说明了文学语言研究在语用最高层级研究中占着骨干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50.
1949~1966年间《人民文学》人物图像通过女性书写、空间叙事和主体精神三个修辞维度参与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话语体系。从女性书写看,女性图像中的工农装及秉性气质总体表现出向革命者靠拢的趋向,完成从“雌雄有别”到“同体双性”、从“现实真实”到“艺术真实”等修辞转换;从空间叙事看,人物图像通过从“个人”到“集体”、从“普通人”到“超人”等修辞编码,完成人物在场空间再度时间化的叙事转换;从主体精神看,图像创作主体自觉选择从“吸旧”到“纳新”、从“写意”到“写实”等建构路径,以唤醒人民群众国富民强的集体愿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