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3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1165篇
劳动科学   165篇
民族学   436篇
人才学   459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2331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809篇
综合类   7279篇
社会学   2073篇
统计学   29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1327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1133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015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695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美学与马克思学说的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浪漫美学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与完整存在的核心命题是马克思学说发生的原初动力,亦即马克思学说诸组成部分的统一出发点。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完整存在是日益丰富展开的马克思学说的本体论根据,马克思把浪漫美学以人为本的整体性原则与黑格尔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观融合起来后,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把浪漫主义泛美学化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命题历史地改造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0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与农村发展的动能转换期、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围期重叠交汇,在地化生成逻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立足农民主体的第一视角。锚定科技动能在地化生成目标,立足乡村,将资源、产业、科技和人才等在地化因素整合起来“嵌入”到乡村振兴的架构上来综合考量,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科技动能的在地化生成,逐步形成科技支撑和科技动能的“强连接”。科技动能的在地化生成需要乡村人才承载科技,与乡村发展具体要素匹配融合,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正向契合,其具体样态、模式等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多元化呈现。在党的有力领导、政府有为引导和市场有效拉动下,农民顺势而为、依地而立,克服后疫情时代突显的不利影响,探索科技动能在地化生成的现实路径,乡村振兴将在新时代进程中实现由外部科技支撑到内生科技驱动的整体转化和升级迭代。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河南A村纯女户家庭养老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纯女户已婚女儿双系反哺行为的差异表现,已婚女儿对婆家的养老受到代际互动和社区情理的约束,对娘家养老更多是出于情感累积与生养伦理的考虑。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的婚姻支付变迁提升了已婚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强化女性对娘家父母的赡养;从两代同住走向两代分居的婚居模式淡化了女性与婆家的家庭整体观念,拉近女儿与娘家的距离;整体性平衡机制转化为形式化平衡机制的分家内涵凸显了新婚夫妇小家庭的边界,弱化女性对婆家父母的养老供给。对娘家的养老需要提倡女婿积极参与,形成社区模范效应,对婆家养老需要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重塑乡土养老文化,倡导文明乡风,建立更加完善的双系养老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04.
少数民族文物是实证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重要一环,是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是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的重要物证,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看,当前广西仍存在县级博物馆不重视少数民族文物的常态化搜集、市级以上博物馆缺乏征集古代民族文物的意识、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在征集过程中运用不充分、各级博物馆对民族文物的征集过于注重独特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在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物征集的同时,转变文物征集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一是明确少数民族文物的时限与外延;二是坚持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三是注重少数民族文物的共性与时代性,以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文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创业史》的显在主题明确而唯一。然而文本中的异质成分却构成潜在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显在的主题:对个体劳动的礼赞,冲击了以公有制强行取代私有制的国家意志;对合理诉求的再现,表现了“异己者”要求平等自由、言行一致的有效追问;对女性命运的书写,凸显了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的人格缺失。在文本显在主题所依附的政治意义遭遇颠覆的今天,正是这些异质成分使文本具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其中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是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视角,深挖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论证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法理基础,探索民族地区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精准执行、监督检查等法治保障措施,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8.
胡利敏 《河北学刊》2008,28(2):182-185
近年来,中国女性犯罪快速增长,其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相对于男性犯罪而言,女性犯罪在犯罪动机和犯罪危害方面具有主体上的特殊性。针对女性犯罪的自身特点,只有加强对于女性犯罪的一般预防,采取人性化的特殊预防处遇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女性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诠释学作为理解的哲学,它对诠释问题的研究,一般是在理解与诠释的关系考察与阐发中进行的。在诠释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诠释意义的把握和对诠释的态度就体现在不同的理解与诠释关系之中。本文旨在探讨西方诠释学传统中理解问题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主要从五个层面阐述理解与诠释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西方诠释学传统中诠释观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思想的关联越来越为学界关注,这为我们进一步厘清马克思思想的来源以及理解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问题意识和思想契机提供了新视角。就此而言,德国浪漫派的反讽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理解马克思早期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面对启蒙思想对世界的祛魅,德国浪漫派希图借助反讽思想来重新为人唤回精神和神性,但因反讽思想的内在矛盾而陷入了理论困境。在继承黑格尔改造德国浪漫派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取消了作为人类精神异化的绝对精神,将人的主体性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了反讽思想从否定性的“消灭”向肯定性的“创造”的倒转,不但化解了德国浪漫派反讽思想的理论困境,而且为反讽思想的现实化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积极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