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55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辛羽文 《人才瞭望》2014,(6):108-108
如今人们一般都用“千金”敬称别人的女儿,旧时则多用于官宦与大户之家,略合尊贵之意,如《红楼梦》五十七回:“薛姨妈道:‘怨不得他,真真是侯门千金、”’大家女儿称“千金”.小家女儿另称“碧玉”.这是旧时的称谓矿俗。但如果溯源的话,则千金所指,最初却并非只是女儿.男儿也可称“千金”。  相似文献   
42.
陈元锋 《东岳论丛》2005,26(3):105-110
“馆阁气象”是在崇儒右文的盛宋文化气氛中,馆职词臣诗人群体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诗歌品格,它以盛世格调和人文气象为基本内涵,又呈现为富艳博丽、雍容典雅、升平格力、风流气味等不同风格型态。北宋诗歌的发展深深浸润着馆阁翰苑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3.
《求是学刊》2015,(4):165-172
明清之际的有君无臣论,专指对于明代最后一朝崇祯君臣的评价。有君无臣论将君与臣做对立观,构成了对明亡事实的一种解释模式。然而在崇祯朝的庙堂之上,君臣之间以政治批评为指向,便时常有这样的论调。至清朝入主,明亡已成事实,遗民们虽怀着对故国旧君的怀念,但对有君无臣的结论却持了更多的保留意见。与此相对照的是清初统治者对有君无臣论的高调张扬,遗民与清廷两相对比构成了易代之际独特的舆论氛围。崇祯君臣、明遗民与清统治者对有君无臣的持论差异,反映出明末清初君臣观的冲突与流变。  相似文献   
44.
<正>在中国古代,凡是盛世,必有明君贤臣。明君之所以英明,就是因为他们成功地集聚和驾驭了那些贤臣,使之为其出谋划策、攻城略地。而贤臣之所以尽心尽力地辅佐明君开创不世伟业,就在于明君知人善任、驭臣有道,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臣属的积极性并服务于其专制统治。"组织成员的能力不能直接决定其对组织的价值,其能力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感受到的激励程度的高低"(余兴安:《激励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审视古今中外,如何  相似文献   
45.
《小弁》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名作,自古以来聚讼纷纭.考察关于其作者及本事的几种观点,“伯奇”说存在着文献上的重大不足和难以自圆其说的若干问题,“太子之傅”说因缺乏文献支撑及非亲历其事的代言特点而难获认可,至于新出的“弃妇”说,也因举证不力、忽视重要文献及《小弁》中一些关键话语和情节,而形成解读上的若干盲点.从文献、文本、事理、训诂诸层面看,“太子宜臼”说最具说服力,而《小弁》也应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篇弃子逐臣作品.  相似文献   
46.
黄晓巍 《社会科学战线》2023,334(4):119-129
郑樵的学术由经学义理研究、经学知识研究、通史主张与实践三部分构成。郑樵对经学义理的研究,大抵循“考辨—传—略”的次序,考辨一部经书的核心问题在先,次则为此经作传,最后以《诸经略》总括诸经义旨,“略”的形式由此生成。在经学义理研究的牵引下,郑樵着力于对经学知识做专题研究,并撰成专门著述,此举具有“经学知识的解放”意义。在党禁、学禁加重的南宋绍兴年间,郑樵多次向官员、朝廷献书,希望获朝廷之命编修纪传体通史,在此过程中郑樵逐渐总结会通思想,并在向宋高宗奏对后,改造专门著述为《通志》之“略”,完成《通志》的撰述。《通志略》集郑樵毕生学术内容、形式及意义之大成,具有化经为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东汉:最为细致的古代人口普查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常常在每年  相似文献   
48.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49.
明州本除了二家注的注文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字上的变化,共有几种形式,一是漏注,二是漏字,三是异文,四是衍文,五是倒文,六是秀州本有多处作"毛诗"的地方,明州本作"韩诗",七是个别地方出现了注家有异、注文相同的情况,八是个别地方出现了善注置于五臣注之前的情况,九是明州本的编排形式为卷首目录在表、序之前,十是增强了校语,十一是校语相异,十二是音注的增加与删减的变化,十三是进一步增加了"某同同注"的形式,十四是夹注位置的变化,十五是句末"也"字的增删变化。  相似文献   
50.
在中国贬谪史上,唐五代是文人逐臣最盛的时期,在三百四十余年间,可考知姓名和贬地的文人逐臣共计1040人次。从其分布时期与地域看,中晚唐人次最多(594人次),占唐五代文人逐臣人次的57.11%;而南方则是流贬文官的主要地区,其人次为北方的2.29倍。在南方诸道中,江南西道、东道、岭南道是处置文人逐臣的首选之地,此三道所辖43州逐臣数已达341人次,占唐五代文人逐臣总数的33.5%,因而最值得重视,同时,也构成相关历史文化分析的必要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