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48篇
  免费   1782篇
  国内免费   602篇
管理学   4193篇
劳动科学   691篇
民族学   1622篇
人才学   1333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15790篇
理论方法论   3649篇
综合类   44460篇
社会学   8246篇
统计学   816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234篇
  2022年   1288篇
  2021年   1696篇
  2020年   1721篇
  2019年   1468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1275篇
  2016年   1525篇
  2015年   2520篇
  2014年   5647篇
  2013年   4334篇
  2012年   4682篇
  2011年   7297篇
  2010年   7713篇
  2009年   7398篇
  2008年   6382篇
  2007年   4478篇
  2006年   3941篇
  2005年   2900篇
  2004年   3038篇
  2003年   2461篇
  2002年   2018篇
  2001年   1650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名地名的象征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荣获诺贝尔儿文学奖的基石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极具争议和赞誉,地位特殊而影响巨大。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包含独特的象征意义,传达着多种背景文化信息,不仅深化和充实了作品的主题,也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在揭示托妮·莫里森集非洲黑人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女性主义等为一身的复杂的思想文化背蒂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多种作品解读的可能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222.
三次国学浪潮的掀起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浪潮。 第一次可称为国粹主义浪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目的,以复兴古学为旗帜,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国粹学报》(1905~1911年)为其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223.
《汉语大字典》在义项的书证方面存在一些疏误,内容涉及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一例两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4.
什么是批判呢?简单说来有两重意思,其一取《哥达纲领批判》之义,列举荒谬言论、不经学说,痛加批驳,破旧立新;其二取《纯粹理性批判》之义,抓住核心概念,申明基本原理,廓清迷误,回归本原。就《中国当代思想批判》和《中国当代文学批判》来说,这两重意思都在,既批驳中国当代思想界、文学界种种错误观念、错误命题,又就思想探讨和文学探讨中一些关键性概念的涵义进行否  相似文献   
225.
20世纪30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前苏联出于自身的国防安全考虑推行其防卫政策。在此期间,前苏联不顾及邻邦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断扩张领土。这证明前苏联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浓厚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色彩。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前苏联先后扩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芬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建立了历史上所谓的“东方战线”。这种利己主义的行径对整个二战期间的国际关系造成了较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王开林 《老年人》2008,(2):28-29
父亲出生于旧社会的官宦家庭,过了十几年飞鹰走马的好日子。后来,战乱频仍,家境中落,他一向受庇于祖母翼下,这时也不得不出外谋职。他岂能吃得了苦,受得了约束?尽管身强力壮,腹中也多少有些诗书,乱世从戎,功名易得,但这  相似文献   
227.
埃德加.斯诺进入苏区后,"红色"在其个人词库中的语义内涵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一点直接反映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红色中国"形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上。对这一个案的研究,将充分展现"前理解"和词汇语义弹性在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复杂作用。  相似文献   
228.
《伴侣(A版)》2007,(10):49-49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身高12.45厘米的吉娃娃鸭鸭最近刚刚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狗。鸭鸭的头只有一颗大草莓那么大,体  相似文献   
229.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构筑了一个充满妖狐鬼魅、畸人异行、虚幻的、奇异的世界 ,它是蒲松龄心灵与当时社会现象碰撞的产物。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 ,借妖狐鬼魅来抒发他自己的“孤愤”之情和一些当时的社会现象 ,表现出了作者赞美鞭丑的心态。《聊斋志异》是现实、心灵共同作用的成果 ,《聊斋》的世界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之相交、相切 ,源于现实 ,但又高于现实。  相似文献   
230.
一部关于时间的小说——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所有小说中被评论最多的一部。它之所以能成为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该小说的非凡艺术成就。他对时间的精心处理在《喧哗与骚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该小说成为一部少见的关于时间的小说。它对时间的独特处理不仅有利于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