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35篇
  免费   1692篇
  国内免费   615篇
管理学   4197篇
劳动科学   694篇
民族学   1654篇
人才学   1414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16087篇
理论方法论   3768篇
综合类   44947篇
社会学   8325篇
统计学   824篇
  2024年   327篇
  2023年   1251篇
  2022年   1701篇
  2021年   1938篇
  2020年   1986篇
  2019年   1602篇
  2018年   753篇
  2017年   1278篇
  2016年   1527篇
  2015年   2525篇
  2014年   5659篇
  2013年   4327篇
  2012年   4675篇
  2011年   7291篇
  2010年   7711篇
  2009年   7417篇
  2008年   6418篇
  2007年   4478篇
  2006年   3897篇
  2005年   2895篇
  2004年   3017篇
  2003年   2462篇
  2002年   2020篇
  2001年   1651篇
  2000年   1150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井卦》的卦义随着儒学的嬗变而不断衍生,是《周易》义理阐释史的一个缩影。孔子“观其德义”的精神主导了《井卦》的阐释,后世遂据此逐渐衍生出君子修德、修德养民、长养人才三种意义。汉代的井法观念也进入《井卦》的阐释,《井卦》又流衍出执法公正、谨守法度、井田制度三种内涵。宋学兴起以后,《井卦》的诠释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北宋新学认为《井卦》以井喻性,程朱理学进一步认为《井卦》所言为性之体用,陆王心学则认为《井卦》的卦义是心之体用。《井卦》的九种内涵互相交织,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学术观点渗入经典阐释的动态过程,体现了经典注疏的复杂性,对我们认识经典阐释史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42.
苏丹 《天府新论》2023,(6):152-157
汪民安的新作《论爱欲》是对西方思想史中爱欲观念的一次独特梳理。《论爱欲》集中凸显了西方思想史各个时期的爱的瞬间,这些瞬间打破了人世日常的乏味与俗陋,给予人之生命以无限尊荣。汪民安对爱的每一次书写,都是对我们当前之爱的一次审视,这促使我们不由得重新思考什么是爱与如何去爱。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对伍尔夫经典之作《到灯塔去》的解读,展示她如何对自然特征以及自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描述,揭示自然与女性一样,如何努力摆脱受压制、受破坏的地位,解构父权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并最终阐释“天人合一”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44.
针对目前学界对《苔丝》中译本的研究仅限于语言层面上的对比分析而往往忽略译者的能动参与的现状,借助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对《苔丝》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45.
以情报检索语言原理为基础,结合《二十五史》的特点及航海史研究的需要,提出《二十五史》中航海史料标题词表,该词表除可用于对《二十五史》中航海史料进行标引著录并提供检索途径外,还是航海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46.
从深刻的主题内容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两方面分析《土生子》的艺术特色,旨在研究理查德·赖特对黑人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47.
华兹生是国外迄今为止翻译苏轼诗词最多的一位译者。按照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将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能够更准确地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抉择。华兹生的译诗选篇倾向于山水禅诗和乐观主义诗篇,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译诗的预备规范。在操作规范方面,苏轼诗歌中的节奏、叠词和对仗等形式特点被折射译入英语的自由诗体中,产生了译文杂合的现象。在初始规范方面,华兹生在源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之间寻求平衡,使得苏轼诗词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再生与融合,其译作是中美文化折射与融合的结果,对当下典籍英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48.
20世纪《水浒传》思想研究及《水浒传》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世纪《水浒传》的研究,对其思想认识的主要观点是农民起义、市井写心、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忠奸斗争等,其中农民起义和市井写心的观点是《水浒传》认识的主流。考察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水浒传》所表达出的新思想核心是夺回被剥夺,索回人权,要求平等。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小说名著所反映的新思想,在整个古代封建专制王朝时期所创作的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其所反映的思想在它们之前和之后都不曾有,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文学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949.
在现存的几部郑廷玉杂剧中,《疏者下船》的版本差异问题是最为突出的。20世纪以来,对《疏者下船》做过具体研究的绝大多数学者要么对其版本不作明确的价值判断,要么极力肯定元刊本的价值而大肆贬低明刊本,实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势。这种现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客观评价《疏者下船》乃至整个元杂剧版本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通过对《疏者下船》现存诸版本的仔细比较和论证,我们发现:《疏者下船》的元、明两类刊本在故事情节、伦理逻辑、戏剧立意乃至曲词宾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继承关系,明刊本对元刊本的增删修改具有艺术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50.
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经典之作,两者不仅有多语种的文本(缩略本、改写本、译本、转译本等)流传于世,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图像形式(石刻、壁画、雕塑、插图等)进行跨文化流传。在中世纪之后的印穆宗教冲突大背景下,史诗的人物与主旨是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投射,史诗的插图本也就成为双方斗争的表征。不同集团赞助制作史诗插图本的目标各异,要么是为了理解印度本土的宗教与文化,或者是迎合帝王的个人爱好;要么是为了控制印度宗教的话语权、凝聚本土宗教的信仰和传统,或者是为了强化抗击外来宗教政权的斗志。因此,梳理两大史诗图像的制作与呈现过程及其流传变化有利于加深学界对印度古代文学、文化和宗教复杂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