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62篇 |
社会学 | 7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邵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2):43-51
《资本论》探讨的死亡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作为历史科学的存在论—伦理学问题,它既属于又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三卷本《资本论》主要通过关注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积累、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与人的非正常死亡之间的关系,既从存在论角度揭示了人受资本逻辑宰制而死的事实,又从道德伦理角度对该事实进行了否定和谴责.但是,在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资本论》探讨的死亡是指资本主义本身的死亡,后者既需要对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又需要坚守和捍卫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并为之进行现实斗争.这种双重理论特质在《资本论》中上演双重变奏,表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复杂性和辩证张力,它在最本源的意义上可以追溯到西方思想史的源头即"双希精神"那里. 相似文献
92.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的人性本质及其艺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57-59
希刺克厉夫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的男主人公,他的复杂性格来自他的复杂生活背景和经历,这些都与艾米莉自己成长生活经历极为相似。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在希刺克厉夫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由执着地追求爱情到无情毁灭对爱的追求,由刚开始疯狂的爱的复仇到人性的复苏,在希刺克厉夫身上显得那么的自然、真切,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3.
94.
王启龙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考述了忽必烈和八思巴(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结交的复杂过程,并试图对忽必烈当时为什么要选择与八思巴联合,他们与藏传佛教噶举派僧人噶玛拔希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作一新的阐释和补充 相似文献
95.
闫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9-322,338
中国和希腊是两个古老的国度,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希神话都产生于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是人类童年时期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思考,因此神话比较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思维文化启示。中希神话具有共同的特点和共通的主题,但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差别。本文试从其系统性、形象特点、性格情感等方面对中希神话进行比较并分析其潜在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印度河科希斯坦地区,以及流经该地的印度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地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法显自陀历国至乌苌国的旅行,以及宋云、玄奘关于这一段路线的记载作了探讨。本文还介绍了奥雷尔·斯坦因1941年对这一地区的考察。 相似文献
97.
尹湛纳希是我国近代儒学北渐文化变迁中出现的无神论思想家,反佛思想是他无神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丰富的反佛思想既贴近现实生活又有深刻的学术性,便于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掌握。在今天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潮流中,尹湛纳希的反佛思想不仅是值得总结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98.
雷格纳·安东·基特·弗瑞希(RagnarAntonKittilFrisch,1895—1973),挪威经济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弗瑞希1895年3月3日生于挪威奥斯陆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青少年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跟随父亲在银楼当学徒。在母亲的鼓励下,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在二十岁那年考入奥斯陆大学经济系,并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秀,被推荐出国深造,继续研究经济学,并学习数学和统计学。1923年回国后,在奥斯陆大学任私人讲师,192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起任社会经济学和统计学… 相似文献
99.
孙里一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69-74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实验性小说《弗勒希》以动物叙事为主要特征,体现了伍尔夫传记文学创作的核心理念,即构建和谐的统一体。小说通过动物的视角,以精简的篇幅和全面的内容,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构成微妙的平衡;借由动物的形象,塑造出理想化的传记人物,达到性格特点、性别气质与阶级特征的调和,最终传达出人类与动物之间情感共鸣、和谐共生与相互依存的生命观。重新审视《弗勒希》中的动物叙事可以发现,伍尔夫超越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局限性,形成了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与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00.
论犹太-希腊哲学诞生的两条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史料描述希腊化时期的反犹太浪潮给犹太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并力图刻划犹太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嬗变。作者指出以摩西五经为代表的希伯来神学思想与希腊哲学思想的融合是两希文化发生融合的精神性标志;由于希腊哲学被视为希腊古典文化的精神代表,使得希腊化时期产生的各种哲学均被视为希腊古典哲学的延续;然而,如果考虑到该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和融合,希腊—犹太哲学应当被视为犹太神学与希腊哲学的有机融合,而犹太智慧文学和犹太释经学是犹太—希腊哲学诞生的两条通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