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89篇 |
免费 | 444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6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422篇 |
人才学 | 300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6365篇 |
理论方法论 | 994篇 |
综合类 | 13137篇 |
社会学 | 1418篇 |
统计学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283篇 |
2022年 | 339篇 |
2021年 | 406篇 |
2020年 | 433篇 |
2019年 | 389篇 |
2018年 | 186篇 |
2017年 | 296篇 |
2016年 | 346篇 |
2015年 | 655篇 |
2014年 | 1420篇 |
2013年 | 1330篇 |
2012年 | 1527篇 |
2011年 | 2172篇 |
2010年 | 1984篇 |
2009年 | 1510篇 |
2008年 | 1501篇 |
2007年 | 1343篇 |
2006年 | 1176篇 |
2005年 | 1018篇 |
2004年 | 941篇 |
2003年 | 882篇 |
2002年 | 798篇 |
2001年 | 631篇 |
2000年 | 496篇 |
1999年 | 247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牛贵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1-5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少数民族政权下统一的区域文化形成后的产物。其核心不是反封建,而是女真统治者观念的反映。其写作主旨和元好问等金代文士的理想追求相一致,体现的是金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其写情和叙事的潮流,是元代文学兴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鹿军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74-76
网络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悄然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对它的评价从一开始就褒贬不一。网络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形式、内容以及技术的应用上都明显带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该试通过后现代主义理论对这种新兴的学形式作以研究和探讨,更多地对网络学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993.
"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虞建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5):7-8
20多年前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任教英美文学课的是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的马修·格雷斯教授。第一堂课走进教室,他劈脸就问:“学文学有什么用?”稍等片刻后,他自问自答道:“惟一有用的,是它可以为教文学的提供职业,教出来的学生还可以继续教文学!”当然,他语中不乏讥讽,因为来中国教文学,他已多次被问及外国文学“学了有什么用?”——如果一定要“用”,那就是继续教文学。格雷斯教授话语中带着点愤怒,更带着疑惑。我想,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知识并不仅限于“应用”一类,为何非以“用”为判断准则不可? 相似文献
994.
张厚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60-61
工科大学生的文学底蕴越来越单薄了 ,因此 ,应采取措施加强他们的文学鉴赏力的培养 ,以此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丰富精神世界 ,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95.
孙文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48-54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相似文献
996.
王引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4):538-542
以古代文学的典型判逆女性形象为依据,以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和妇女解放为历史背景,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之女性角色、女性精神追求的变化及文化意义,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妇女解放的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97.
李丕显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5):47-52
在文学理论中的机械论、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十分盛行的年代里,冯雪峰竭力倡导创造多种多样的典型形象,主张典型化和个性化同时进行,尤其强调“典型的个性”论,本就具有某种“反潮流”的意义;其深层的底蕴——“主体性的文学论”——更是一种超前的观念,预示着新型的文学理念的先声。 相似文献
998.
公安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由扁平人物过渡到中间人物,由中闻人物过渡到圆形人物,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 这是公安文学兴盛的标志,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杨少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4):71-74
电影导演的文学观是电影导演对电影剧本的选择方式、选择手段,处理方式、处理手段,以及从电影剧本到电影作品制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格追求。张艺谋电影作品文学观的核心内容是“摒弃原创,以‘我’为本”。文学作品是他电影创作的源;在他人的作品中安顿自己思想的魂;凸显个性,强化女性形象,喜好北方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刘成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7-120
在主流话语规训下,"十七年"文学的上海书写几度变形:上海被赋予道德外衣而恶魔化了,作为腐蚀革命意志的渊薮,成了"恶之花"和城市恐惧症的替罪羊;改造的上海遵循主流话语的规训和召唤,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红色转身";上海的小资式的华丽与精致的"狐步舞"同时又在红色的外衣下悄然现形。在共和国革命语境中,上海始终无法言说自己,尴尬地成了失语的"大他者"。[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