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977篇 |
免费 | 806篇 |
国内免费 | 2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637篇 |
劳动科学 | 259篇 |
民族学 | 670篇 |
人才学 | 859篇 |
人口学 | 260篇 |
丛书文集 | 10782篇 |
理论方法论 | 2216篇 |
综合类 | 21125篇 |
社会学 | 3559篇 |
统计学 | 6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篇 |
2023年 | 626篇 |
2022年 | 673篇 |
2021年 | 796篇 |
2020年 | 779篇 |
2019年 | 625篇 |
2018年 | 340篇 |
2017年 | 573篇 |
2016年 | 615篇 |
2015年 | 1148篇 |
2014年 | 2391篇 |
2013年 | 2047篇 |
2012年 | 2234篇 |
2011年 | 3134篇 |
2010年 | 3132篇 |
2009年 | 3231篇 |
2008年 | 4203篇 |
2007年 | 3226篇 |
2006年 | 2800篇 |
2005年 | 2487篇 |
2004年 | 1979篇 |
2003年 | 1626篇 |
2002年 | 1458篇 |
2001年 | 1319篇 |
2000年 | 820篇 |
1999年 | 508篇 |
1998年 | 258篇 |
1997年 | 228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张红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2):34-38
卢梭美育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对审美追求的论述中。卢梭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欲望、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关于自然欲望和社会欲望的区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比较以及对人与自然的统一作为美育最高理想的思考,对于批判当下泛审美化的现实和启示陷入困境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穆颖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3):32-34
语言风格是相对于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而言的.不同的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往往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文雅、有的通俗.同一作家、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也并不一定是同一语言风格,有时写的文雅.有时写的通俗.这些都是语言风格问题.但如果同一作家在同一作品中采用文雅和通俗两种互相对立的语言风格描写一种事物或情形,就不在再是单纯的语言风格问题,而是运用文雅和通俗两种互相对立的语言风格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这种修辞手法已经在文学作品中定型化和格式化了,通常被称之为"雅俗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人类学笔记>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其代表作.他们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以探寻一般发展规律与具体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对人本身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秘密的不了解,也表现在对各种能力、水平、性格、工作倾向等的难以了解。我们中国的语言中有不少关于人心难测的成语,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用人单位不可能用“日久“的方法来识别急需或重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黄成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
语言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是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元语用意识,它取决于意义产生过程中交际者的认知心理状态以及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作出语言顺应程度.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语言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所涉及的认知与社会因素的内涵特性,来诠释它在语用翻译、语码转换、言语交际中的突显程度.这对于我们使用语言和交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52-52
北华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林永柏在2007年12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关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需要正确的政绩观来保证,只有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一、策略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1.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掌握语言不等于懂得交际。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参数,即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及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性。不难看出他的交际能力只包含语言资源,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实践表明参与语言交际的不只是语言资源,还有交际资源。当语言资源匮乏而交际又必须进行时,为保证交际渠道的畅通,语言使用者就不得不动用交际资源。因此,交际能力不应仅仅包括使用语言资源的能力,还应包括使用交际资源的能力。因此,卡纳尔、斯温、巴克曼、拉申·佛尔曼等学者提出交际能力还应包括策略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能力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南杰·隆英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5):73-76
按照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和法律的生命有机体理论,法学研究者应从经验事实和注重多种本土法学资源的实际效能出发,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的关系问题,作为国家法与少数民族本土法学资源协调发展的个案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并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藏族习惯法关系研究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张献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
尼采在西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中具有重要位置,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思想家理论批判的走向,他对人的生存艺术化理想状态的论述为当代法国哲学家福柯所继承.本文通过对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生存境遇的分析,阐述他的人学思想提出的文化背景、理论的内在关联及其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社会的性质是市民社会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经济社会的形成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思想演变的产物,它并非单纯地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