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28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古代先秦月令方帝系统的建构,经历了由朴素的农夫之时向缜密的王官之制的发展过程。以四时为经,以五方为纬,该系统构建起了一个涵盖自然物候、王官政令、祭祀礼仪等方面的秩序时空,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法律法规、礼仪制度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究该系统的运作模式及其层累的构建过程,可以为我们理解古人的思维方法和精神世界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2.
李海流 《社区》2012,(16):44
糁(sa),在文字上讲是用肉做成的汤羹。我查过字典,字典里不发这个音,但在鲁南地区都读作这个音。它的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  相似文献   
73.
作为中国礼仪空间的典型形象,明堂建筑的外在形态与上古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关联,秦汉以来论说甚多,尤以当代学人研究详赡。而对以《礼记·明堂位》为主要文献的明堂内部空间叙事却触及甚少。空间要素如“门”、“墙”、“阶”、“位”与“向”等在先秦礼仪过程中,是内外攸分、正仪辨等标识身份、地位和权能的象征符码。它以模式化的空间叙事在种种仪式中,显示礼仪参与者之间亲疏远近、贵贱尊卑等社会伦理关系,实现了权力与秩序以及君临天下的空间功能。笔者借助仪式理论和考古建筑遗址复原图,尝试从仪式空间的角度对其进行微观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那些潜藏在“明堂”之“位”中的观念及其与明堂建筑的象征关联,从仪式空间的三个层面思考人们怎样通过模式化的叙事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以《礼记》为个案,发掘了其中的“拜姑舅”与“敬妻子”、“大同”与“小康”、“孝义”与“昏礼”等华夏文化的尚古遗踪,阐发了它们的现代意义,并对“五经”的儒家性质、“三代”“三王”的传统看法、乾嘉学风和小学考据方法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以此说明我国的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亟待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光照,有必要进行一场正本清源的研究方法革新.  相似文献   
75.
先民通过给万物命名建立了“语言”与“存在”之间权威性的对应关系.《礼记》的祭礼命名系统讲究“用词细致有别”,祀天曰“郊”,祀地曰“社”,周代庙祭春曰“神”、秋曰“尝”,驱强鬼之祭曰“禓”,岁终合众神而祭之曰“蜡”,在军队驻扎地祭祀曰“杩”,祭有牲血之属曰“祭”、无牲血之属曰“荐”,于庙门旁祭祀曰“祊”等.祭祀文化弥漫于社会生活之一切领域,统治者通过各种祭礼建立与各种神灵、天地山川“隐秘的、神意的关联”,获得对土地、人民的“合法支配权”.尽管语言处在永无止境的变化中,但“最初的命名人”已将文化基因注入了“原始词语”,祭礼命名承载着古老而生命绵长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6.
《礼记》的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足,遂提出了"人情"论来探求人的本质。顺人情和节制人情都需要礼。《礼记》的作者提出了先王制礼说,并将目光转向了人的主体之外,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寻求礼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礼所象征的是一种秩序,《礼记》所说的"序",实际上是区分万物的标准,同时也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礼记》的作者试图在礼的"别"与乐的"和"之间寻求和谐与统一。《礼记》在治国方面则是反复强调礼的作用,是儒家的思想家们重视伦理道德的反映。  相似文献   
77.
朱彬是清代扬州著名学者之一,其代表作《礼记训纂》是清代学者研究《礼记》的代表性著作之一。该书保存了古人研究《礼记》的精华,汇聚了乾嘉学派的考据成果。该书运用考据方法辨明了原文和旧注的舛误,在文字训诂和校勘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礼记》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78.
<正>(接上期)三、礼制考论礼之别异,一在于仪,二在于制。礼制是对礼器形制和数量的规定,是礼义在物体层面的体现。《礼记.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礼的分配作用和节制意识要求不同社会阶层在器物使用上有所区别,礼别尊卑、上下的社会意义也要求  相似文献   
79.
从教育立本、教育有方和学习有法三个方面阐释了《礼记》的教育思想。教育立本主要论证了教育的三大意义 ,即教然后知困 ,玉不琢、不成器和教化如同春风化雨 ;教育有方主要论证了教育的两大方法 ,即身教重于言教和因材施教 ;学习有法主要阐述了学习的两大方法 ,即实践出真知和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80.
《崇仁甘溪王氏九修族谱》为王安石家族的世系家谱,其中记载的有关于祭祀的礼仪包含了元旦仪、元夕仪、立春祭仪、冬至祭仪、墓祭仪、祀后土仪、生忌奠仪等七项按照四时进行祭祀的礼仪,与《礼记》和《仪礼》中对于祭祀礼仪的记载主要是王室家族祭祖及士卿大夫祭祖的礼仪相比在时节和祭祀内容上有诸多不同,王氏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四时礼仪记录了当时宋朝的缙绅家族仪礼,与后来的朱熹所撰载的《朱子家礼》也有很多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