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民族学 | 25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74篇 |
理论方法论 | 17篇 |
综合类 | 152篇 |
社会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73-76
巫山神女的文学形象历来多认为出自于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然考察历代归属,发现这一形象是在《山海经》中的帝女"女尸"与《九歌·山鬼》中的"山鬼"两大原型基础之上塑造而成的,到宋玉时才得以定型。同时,这一形象经过长期的演变,不仅以精魂为草的幻化开启了后世的"蘨草神话",还影响了后世的望夫石传说。 相似文献
92.
西汉在边郡设立"部都尉",协助郡太守负责边郡防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上郡高望县和望松县各有一个北部都尉。此记载明显有误。西汉上郡北部都尉只有一个,治高望县城。从政区地理、考古学和军事地理学视角分析,西汉上郡北部都尉府驻地——高望县故城应是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隅的吉尔庙汉代古城。 相似文献
93.
巫山神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分别被塑造为多个不同的神话形象。许多研究者指出,其相关传说的原型,最早见于《三海经》中的蘨草神话,正式诞生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许多问题的客观存在,又可以证明,巫山神女并非一脉单传。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上古神话中的巫山神女,经历了云雨爱神、祭祀祈雨、助禹治水、三峡航运守护神等多个与水相关的形象的流变,其文化传承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在长江中上游及中华水文化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94.
95.
西汉元帝永光年间皇帝宗庙礼制改革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善兵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54-57
西汉初期,皇帝宗庙制度因不循古礼而为后世所讥讽。随着儒家礼治思想渐趋浓厚,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依据礼典规范皇帝宗庙典制。其主要内容就是罢弃西汉初、中期建立的西汉"祖"、"宗"郡国庙,定皇帝宗庙迭毁之制。 相似文献
96.
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贤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6):114-122
汉代神学思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帝王的造神活动是汉代神学思潮涌动的内在动力 ,方士的积极参与是汉代神学思潮向前发展的外在推力 ,汉儒的天人感应、祥瑞灾异学说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理论基础 ,方士和儒生的结合衍变出了谶纬神学 ,并导致了经学神学化和神秘化。汉乐府机构的发展和扩大 ,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汉代神学思潮的需要 ,汉乐府中的郊庙、游仙诗是汉代神学思潮的直接产物 ,反映了汉代神学思潮的某些思想内容。同时 ,汉乐府郊庙、游仙诗在音乐的曲调上 ,在诗歌体裁和表现手法上也吸取了民歌的养分 ,从而使其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成为汉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97.
98.
令狐若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1-4
古埃及历史上的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建造了许多宏大的神庙。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的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神庙建筑的典范,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神庙是古埃及在建筑方面的最后杰出成就,它同金字塔一样,也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展的见证。 相似文献
99.
张崇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4)
以《九歌·山鬼》中描述为内证,以历代文献及当代报刊中有关“野人”的叙述为外证,并联系相关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山鬼的原型为野人,后被附丽于巫山神女,屈原的笔下融入了爱情的内容,故成了动人的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100.
在司马相如“博丽之文”的影响下,扬雄创作出《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杰出的大赋。其中《长杨赋》尤为奇特,前贤或因其以议论代铺排而认为它仿效相如《难蜀父老》,或因其以论辩构篇而奉为“文赋”之祖,或因其阳咏汉德而阴寓讥时的叙事之法将之视为两汉赋风转捩的纽带,然究其实,皆泛泛而谈,未能探骊得珠。《长杨赋》创作背景和叙写结构实根源于西汉元、成时代的庙制之争,儒家思想的上升,儒生政治的诉求,宗法圣统的复归,取法周礼的倡导,构成了其时庙议的复杂内涵。而在依礼制勘定庙数的几番论争中,虽然皇帝与儒生的意见未能一致,但基本确定了高祖、文帝、武帝三庙永不毁弃的地位,这正是《长杨赋》的写作背景;而且“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观念决定了其叙事结构与谲谏内涵,尤其是赋中的戒淫史观和论辩体式,对东汉京殿大赋创作的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