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是藤井省三从事鲁迅研究二十年来的总结之作。本书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入手,以文学社会学方法透视现代中国知识群体的阅读情况,考察"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发挥民族国家建构的作用。其"小题大做,旁敲侧击",力图呈现的可谓是"文学的社会史"。从《鲁迅〈故乡〉阅读史》的脉络转到村上春树的中国阅读史研究,藤井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构筑了开阔的时空关系,看似天马行空的论述背后,其一以贯之的文化体认也蕴蓄其中。  相似文献   
22.
甘地虽举世知名,其形象却复杂多面,《甘地自传》因而成为探究甘地自我形象的极佳文本。甘地写作自传的缘起和其对自传体裁的选用,都体现出他对自我形象塑造的自觉性。甘地在自传中借不同的人生之“耻”突出了其“世俗之我”的形象,及由此向“圣人之我”形象转变的自传书写策略。此外,这一转变亦具有复杂的宗教、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冯梦龙与陆人龙在自己的小说中都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并对她们持一种赞美和褒扬的态度。但是这两位作家的小说却体现了相当不同的人生理念。在他们笔下,女子或作为不幸命运的承载者,或作为坚忍节烈的人格楷模,表现了相当悬殊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24.
萧红的《呼兰河传》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两部采用女童视角的自传体小说。在女性视角和儿童视角的融合中,萧红更多地介入了成人化的思想,使得其视角缺少像《城南旧事》中的成长感,这也同时让《呼兰河传》的视角更为静态,更为客观。而同样是视角的变迁,萧红在作品中采用的是多视角合一的手法,林海音则选择了单一视角的视点转换来实现。通过女性话语、女性意识的融入,两位作家在作品中营造出了不同的“阴性”空间。  相似文献   
25.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主人公"姥爷"杨百顺和"外孙"牛爱国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都在不停地寻找。祖孙两代的寻找,不只是形成了一个轮回,更预示了中国平民的千年孤独。小说揭示了平民的人生悲剧与精神悲剧,用平民语言阐释了平民的哲学。但小说也有个别情节不太真实,语言有些"绕",沉迷于自我的叙述方式等有待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26.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维拉·凯瑟是如何诠释拓荒女性在拓荒中追寻、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追溯维拉·凯瑟两部小说《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中的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描述拓荒女性在荒野中追寻自我,创建生活的经历。探讨拓荒女性发展自我、追寻自由精神的历程,并分析了拓荒女性完善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电影《霸王别姬》处处隐含着对中国传统观念的解构,具有将英雄还原成普通人的倾向,并形成了文本的多义性和开放性。对电影《霸王别姬》所含意义进行重新阐释,主要从电影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英雄/凡人观念、传统英雄/关人观念,以及对传统同性/异性恋观念三个方面的解构来评述。  相似文献   
28.
江有诰《诗经韵读》和王力《诗经韵读》在韵字归部和异文处理方面均有差异。两部《诗经韵读》对个别篇章用字的认识不同,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江有诰对某些韵字的归部错误,王力在其《诗经韵读》中纠正了江氏的错误。但同时发现,王力对个别韵字的归部值得商榷,而江氏的归部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9.
《说文》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篆书字典,《玉篇》则是按《说文》体例编撰的一本楷书字典。这两部书都对字义有所阐释,然而释义的重点有所不同,《玉篇》已不再局限于说明文字的造字本义,而是在文献用字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注释.因而字头下不止一个义项。这两部书在训诂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仅对两书中的“歺”部字意义进行分析,按词义对词进行聚合,然后比较两书在释义上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30.
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发生于1968年3月的美莱事件于次年被媒体揭露.美国公众一方面震惊于暴行的残忍,另一方面则对美军的行为给予高度的理解和宽容.自由和保守势力出于不同的动机,一致对面临审判的暴行制造者予以声援,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案件的最终结果.美国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所营造的媒体叙事方式和公众认知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罪感的消解与淡化,也使得美国社会对于越战经历的集体反省具有严重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