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914篇
劳动科学   120篇
民族学   247篇
人才学   243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811篇
理论方法论   473篇
综合类   5665篇
社会学   1522篇
统计学   25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1414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731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763篇
  2007年   674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伊瓦·克鲁格(Ivar Kreuger)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骗子。如能活到今天,他同样能大展拳脚。  相似文献   
72.
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童年因其短暂性和不定性往往受到忽视。本文通过对作家威拉·凯瑟的童年生活及其创作中的童年意象的分析,指出童年是自我主体的根基,成年是童年的延续。童年记忆不论是抚慰性还是创伤性的都在被主体反复书写或言说。它已经成为主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是主体确立自我意识和实践自我价值的重要象征。  相似文献   
73.
文章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对噶玛噶孜画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承与变迁进行了探讨。文章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重点对噶玛噶孜画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承中心德格八邦寺的传承与变迁模式作了具体分析。第二部分探索了在当代条件下,噶玛噶孜画派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承关系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第三部分对噶玛噶孜画派在康区的传承中产生过极其重要作用的代表性传承人司徒.曲吉迥乃、通拉泽翁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4.
《隋书·经籍志》代表着我国目录学发展时期的研究成果。它开列出唐代以前流传于世的总书目,论述了图书与人类的关系,描写了我国图书事业曲折的发展历程,记载着四部分类法的创立经过。它的主体部分各有侧重点地介绍经、史、子、集四类图书。如儒家经典突出其功效性;各类史书强调其分类情况与史官必备的条件;诸子百家分析其学说特征以及优缺点;大多属于文学作品的专集、别集、总集则阐述其创作者应具备的才能。它是文史研究与图书管理人员必读的书目。  相似文献   
75.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奔向小康社会所描绘的一个宏伟蓝图,也是集全球智慧、举宁夏全力建设的宁夏"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76.
以阐释学的"前理解"和"偏见"理论、接受美学家对阅读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关论点为依据,针对文学名著在重译过程中的误读和误译作深入比较研究,批评了以往‘误译即错误的翻译,的简单论调.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不同的译本为例,后来的重译本中也存在不少的误读与误译.误译分为语言学(微观)误译和文化(宏观)误译.语言学误译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等导致的.文化误译又细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拼写错误等无意误译都应该尽量避免.然而有意误译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是基于归化或异化的需要,是创造性叛逆.总之,误读、误译与重译相伴相生,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77.
于淼 《学术交流》2007,(5):183-184
“黑色幽默”文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之所以产生并盛行于当时的美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社会。面对不断恶化的各种社会矛盾,人们看到了社会的畸形与弊端,看到了所处的世界与自我的对立,于是,开始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梦想及人类的“完美境界”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并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来,更使他们感到,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才是唯一…  相似文献   
78.
2006年4月3日,居住在新疆伊宁市达达木图乡布拉克村的14岁少女李冰用一条窗帘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她身边留有一封给小“恋人”杨可林的遗书,遗书里字字句句无不饱含着一个14岁少女的懵懂痴情,和久久等待不见“恋人”迎娶的幽怨与绝望。  相似文献   
79.
进入21世纪以来,哲学思维科学的研究再一次成为人们深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研究广泛涉及到中西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吴宓主编的 31 3期《大公报·文学副刊》是《学衡》的同路刊物。“学衡派”的势力和影响 ,因此从相对狭小的学术界渗透到北方最有实力的大众传媒。吴宓通过探讨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张扬古典主义 ,反对浪漫主义。同时借译介白璧德、穆尔、布朗乃尔的理论 ,宣扬新人文主义 ,影射、批评中国白话新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