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81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本文论述了17世纪下半叶拉达克王国在来自喀什噶尔的突厥人和来自卫藏的蒙古一西藏军队的双重打击下,逐步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从而结束了拉达克王国作为喜马拉雅地区重要力量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客观存在的同性恋群体长期以来属于人类学研究的禁区,其承受的污名和歧视使触碰这一领域的学者规模和作品数量相对稀少,这种情况在中国人类学界尤为明显。从学科认识论来看,同性恋研究经历了"性逆转"、"性倒错"的医学范式;异性恋框架主导的文化影响模式;建构学派的历史、政治、经济视角批判;以及酷儿理论的全盘颠覆和开放式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同性恋者在数量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受西方男性研究和男性特质研究的影响,学术上很有必要关注中国的男性同性恋者。作为弱势群体的男同性恋者正在努力融入主流文化中,但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其处境又非常尴尬。中国男同性恋者受西方同性恋运动的影响衍生出其独特的话语,并为其话语权与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而努力着。理论上,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和酷儿理论有助于客观科学地研究同性恋者的话语及其身份认同,有利于改变社会对同性恋者的观念。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人,同性恋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儿”缀称名遵循社会语言学“权势”与“等同”两条原则.在权势不等的人中使用,只可能是单向的,体现了交际双方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在权势相等时,有无等同关系制约交际者是否使用“儿”缀称名,以显示亲密或礼貌.这体现出权势关系不同参数之间的竞争以及在等同原则支配下交际者使用“儿”缀称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综合比较,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宁夏兰银官话区回民话[(e)r]韵母及儿化韵的地域分布及其差异性,并对其历时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儿"类字(古日母止摄开口三等字)在宁夏北部回民话调查点中多读[(e)r]韵,个别调查点已失去卷舌特征读[a]或[( )].有[( e)r]韵的回民话则有"儿"后缀,但"儿"后缀的构词能力各地差异较大.在"儿"后缀构词能力较强的回民话中有系统的儿化韵;在只有少量"儿"缀词的回民话中只有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儿化韵.但各地回民话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的读音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儿化的卷舌音节,即使在[(e)r]韵母及儿化韵已消失的回民话调查点中也是如此.从历史音变来看,明中叶以来的460年间,宁夏北部"儿"后缀和儿化韵渐至消亡,其消亡速度,回民话要滞后于汉民话;其消亡过程,回民话内部也将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7.
摘儿缀在金元时期用法灵活多样,规模扩大,是其由成型至成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以金元时期六部有代表性的文献为语料,从分布、意义、功能三方面对儿缀进行详细考察。此时的儿缀多用作名词后缀,同时也出现了附加在动、形、代、副、数词等多种新的虚化用法;以表达韵律意义为主,示律功能显著;构词功能进一步发展,儿缀在金元时期的突出表现是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儿向语是成人对儿童的一种简易化的特殊语言。最早是由西方中产阶级提出并运用的。对这种语言现象,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语言句法的学习形式,另一种则认为是一种交流形式。西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向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看护儿童的理念,也决定了儿向语在该文化背景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嘉绒藏戏是戏剧百花苑中的活化石,嘉绒藏戏"且索"内涵丰富,价值突出,以其独特性、惟一性在傩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种种原因,该遗产传承弥艰,保护亦难,开发力度不够,所在地游客到访率低,停留时间短,旅游收入非常有限,亟需加强保护与加快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